自驾车与露营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发展的新兴领域,是推进落实全域旅游的有力途径。十几年来,这一领域自发发展为蕴含亿万级消费潜力的大产业。近期,自驾车和露营旅游领域投资活跃,热点频发,专项政策和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机会和挑战并存。
多项政策提供了制度支持
自驾游和露营旅游领域专项政策密集出台
2014年,自驾车和露营旅游领域被纳入国家重点推进的六大消费领域,各项政策不断出台。2015年8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到2020年建设房车自驾车营地1000家。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的推进大会。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16年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的通知》。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会同10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旅游相关政策提供了强力支撑
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共同推出《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土地用途按旅馆用地管理,按旅游用地确定供应底价、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的通知》中在加快旅游产品开发部分明确提出“引导布局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及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发展。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依托高铁、城际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这一政策的出台,从供给侧弥补了制约自驾车和露营旅游的瓶颈问题。
地方政策积极引导
多个省市把自驾游作为落实全域旅游战略的抓手,制定了自驾游和露营地发展的专项规划、出台行业标准、制定补贴政策,系统推进自驾游服务体系的配套和提升。
行业中呈现五大热点
当前,围绕自驾游游客消费,正在形成汽车俱乐部、房车、营地、租车、保险、救援、户外用品制造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行业规模急剧壮大,涉及装备制造、汽车服务、营地建设与运营的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露营地的网络化布局正在全国展开,企业连锁化发展趋势明显,行业投资趋热,兼并重组频繁。
汽车俱乐部细分化、专业化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俱乐部约3万家,自驾游相关俱乐部占10%左右。大型汽车俱乐部开始在全国建立分支机构;地区内俱乐部纷纷建立联盟,实现“抱团式”发展。组织自驾出游的休闲类俱乐部、汽车维修救援的服务类俱乐部、组织越野户外活动和大型赛事的体育类俱乐部、进行房车销售和租赁的房车类俱乐部等,分化趋势明显。
房车生产、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2016年,我国房车保有量达到4.5万辆,比上年新增8000辆。房车消费带动房车的制造、销售、展览、租赁、管理、维修等一系列产业,产业链很长,消费潜力巨大。无论是国产房车还是进口房车都加大了在国内的营销力度,房车生产企业把重心从房车制造环节向房车服务环节转移。有些房车俱乐部针对市场的特点,拓展出房车租赁和托管服务等。以房车俱乐部为核心,根据会员不同需求,嫁接更多的消费和资源。
露营地建设网络化布局迅速展开
多个省市纷纷制定自驾游和露营地发展规划,对露营地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数量目标。2016年北京建成并对外开放营地37家,建设中15家,规划中76家。福建已建和在建项目42个,已经建设21个。大型企业港中旅、首旅、奇瑞、中航、途居在全国迅速布局营地建设,例如港中旅拟在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发展500个房车营地。途居露营地股份公司形成了6家自营、39家加盟的露营地经营体系。
汽车租赁行业创新式发展
随着出行方式的革新,共享模式在汽车租赁行业也得到应用。新模式不断产生,诞生了一批服务自驾游游客需求的专业公司,例如悟空租车,这种轻资产的网络化租车模式更符合年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新理念、新能源不断应用,例如易开租车的新能源分时租赁模式,已经在全国展开布局,尤其是在一些旅游城市的主要景点周围布局,在一些城市形成了租赁网络。面对数量庞大的旅游休闲出行人群,传统的汽车租赁企业开始改造租车流程、研发基于移动网络的APP、改变网络界面和支付方式,更好适应旅游散客的需要。房车租赁企业也成为汽车租赁行业的新兵。
自驾和户外装备用品制造趋热
自驾车旅游和休闲是一种新的旅游业态,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围绕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各种用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2016年,在北京、南京、太原等地举行的房车露营展上,户外装备和休闲运动用品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露营地房车、木屋、水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需求将会向户外运动、休闲、装备制造领域延伸,这一领域有越来越热的倾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