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国际经济环境骤变,我国竹地板企业依旧有滋有味地开拓出口市场,在订单不断的外贸中衣食无忧,生活惬意。然而,经济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竹地板 企业丢失了海外订单;即使有订单者,面对物价上涨、原材料提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只能被动应对。于是,内销战场烽烟四起,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该如何打?大家不知道竹地板内销之路是否荆棘丛生,或许等你投入巨资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市场充满了变数,难以预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国内竹地板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竹地板产品 的特点,才有可能在内销市场上掌握主动,及时制定和调整内销策略。
一、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国家对房地产的利好政策对地板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低迷,但中国的经济经过30年来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有专家预测我国将率先走出经济低谷,实现经济复苏。在房地产上,国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落实并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贷、税收和其他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蕴含地板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进入城市的人群越来越多,对房屋的刚性需求决定了地板市场的潜力巨大。
我国在解放初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较低,1949年城市化率只有17.43%,到1952年城市化率反而下降到了14.4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06年的32.5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市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
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目前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发展到2008年的44.9%,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粗略估算一下,大约有2亿人左右进入城市,这个庞大的群体,对房屋的需求量很大,地板市场的潜力巨大。
三、竹地板产品具有自身优势
1.和强化木地板 比质量:色差小,因为竹子的生长半径比树木要小得多,受日照影响不严重,没有明显的阴阳面的差别,又因竹地板 有丰富的竹纹,而且色泽匀称;表面硬度高也是竹地板的一个优点。竹地板因为是植物粗纤维结构,它的自然硬度比木材高出一倍多,而且不易变形。理论上的使用寿命达20年。稳定性上,竹地板收缩和膨胀率要比实木地板小。
2.和实木地板价格:市场上的实木地板,每平方米动辄二三百元,高则四五百元,纯实木地板的价格要远高于竹地板的价格。竹地板格调高雅,价格比实木地板便宜,满足消费者选购地板时即高档又实惠的心理。
3.和实木复合地板比环保:竹子靠地下竹鞭进行繁殖,年年出笋成竹,生生不息。竹子过了生长期和稳定期后,材质会逐年下降、变脆,因此必需每年进行择伐。竹地板选用材质最佳的5-6年生竹子,对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因此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环保产品。
竹地板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1.宣传不到位,人们对竹地板的认知度不够。由于地板企业一直以外贸出口为主,很少在国内市场进行宣传,国内的竹地板市场占有率较低,只占到整个地板市场的10%左右。"竹地板感觉给人比较凉,冬天可能不舒服"、"我周围的朋友很少有人买竹地板啊"、"以前听说竹地板经常有开裂、虫蛀等情况"……人们自我潜意识误导了消费。这需要竹地板企业加大消费引导,扩大竹地板的宣传面、影响力,把竹地板的优势充分地展现给消费者,如果有可能可以邀请消费者到竹地板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消除消费者对竹地板的种种错误认识。
1.目前经济不发达,但发展趋势良好的城市,这是未来竹地板市场增长点。在这些城市,人们对地板尤其是竹地板的认识很少,他们普遍接受的是价格低、易清洗的瓷砖。只有极少数的先富起来的、有装修意识的人群会选购木地板或者竹地板。市场需要培育,需要占领,这些地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地板市场也会蓬勃发展。只有最早把产品形象树立在人们心中,市场的占领只是迟早的事情。
2.竹地板企业多、产品品质的良莠不齐,为此使人们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只要有人用过竹地板,而且觉得它的品质、售后服务不到位,就会在他们心里产生抵触情绪,由一个家庭波及到若干个家庭,由一个品牌波及到所有竹地板品牌 ,品牌的重塑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个需要整个竹地板企业的自律,否则,一家企业的失信可能葬送一个行业的前景。竹地板企业联盟、竹地板协会出台自律规定等方式或许可以保证竹地板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的良好口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