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独立学院,是重庆"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该校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基础实、技能强、素质高"为培养目标,以立足重庆,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服务定位,坚持走"规范管理,创新提高"的内涵发展道路,为重庆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余年,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院董事长刘学民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是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较好的把握了"应用型"定位,不断沿着"转型发展"路径前行的结果。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秉承了生态型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做为目标追求。
构建生态型平台,实施"全生命周期"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目前正在向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而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并不能很好的对接,这需要高校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架构了生态型培养平台,对学生实施全生命周期培养模式。所谓"生态型"、"全生命周期"培养,就是从人才成长链和需求链出发,系统的建构课程体系和培养平台,培养具有行业所需的系统技术能力、知识与技术的更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学校首先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和共建,针对经管类专业,建设了"大经管生态圈"实习实训中心。大经管生态圈是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和企业(实际)大数据技术,通过"互联网+"的结构模式,构建的大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它是将企业置于一个社会生态环境之中来构建的一个"企业经营环境"的全景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广泛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等,高效真实的地传递经管类管理信息;它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长刘学民在大经管生态圈师生综合实训结业仪式上讲话
大经管生态圈体现了"生态型"培养特征:一是"全",以现代社会运营机构为模型,包含了制造企业群、商贸企业群、金融机构群、中介机构群和政府机构群等;二是"真",运用真实的企业数据资料,提供实际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让学生体验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和管理流程;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发挥平台优势,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
学校采取了多项举措,充分发挥生态型培养平台优势,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
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生态型培养平台实施模块化人才培养。以行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通过建立适应学生"生态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平台呈现出相应的教学模块,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保障生态型培养平台的师资结构。学校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配齐配强该平台专职教师,还聘请企业高管、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该平台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了强有力的生态型培养平台教学师资队伍。
三是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为生态型培养平台运行提供保障。完善现有学分机制,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建立了生态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保障学生在培养平台获得预期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学校的多项举措,使得生态型培养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功能,展现了新颖、生动的教育教学场景。
学生进行实训课程体验"企业"真实岗位流程
以项目为载体,拓展生态型培养文化
生态型培养平台,具有创业教育、众创空间和项目孵化等拓展领域,学校利用生态型培养平台,同时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了若干项目平台。通过该平台锻炼提升了学生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比如,学校进行了"特色小镇"方案设计大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区位资源环境和人文底蕴以及生态禀赋,进行小镇定位,构思设计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这些小镇在功能定位和市场定位以及运行模式方面的设计和构思都展现了大家的才华和想象,这样的项目体现了学科交叉、团队协同的理念;体现了"生态型"、"全生命周期"教育教学的新范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方式和说教的方式,但通过不同的项目平台,师生不仅提升了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还拓展了生态型培养文化。
总之,通过生态型培养平台实现的"生态型"、"全生命周期"教育教学的新范式,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继续完善该模式,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