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政府首次明确了租售同权,在最新出台的《广州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中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等权益,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租售同权”的概念。不仅如此,近期,从国务院办公厅到住建部等部委,再到各地方政府纷纷把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市场摆在重要位置,在我国住房市场逐渐由新房主导向存量房主导的时期,未来租赁市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但仅就此次广州租售同权来讲,当前仍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真正符合租售同权的广州居民仅占较少部分。数据显示,当前广州流动人口超过800万,其中约560万人通过租赁途径解决住房,租售同权对租房者的身份有诸如绿卡的明确要求,流动人口中真正符合要求的仅占少数,可谓设置了明显的准户籍门槛。而且,租户需进行合同备案,当前我国租房市场个人出租比例约占整体的80%,机构出租仅占少数,这意味着如果租房户要享受租售同权,房东则必须补缴税款,这部分税款毫无疑问会转嫁到租户身上,而国家鼓励的以机构为主的租房市场发展仍需时日;不仅如此,即使租房户符合了身份与合同备案要求,在当前教育资源仍处于紧缺时期的背景下,重点学校在录取过程中仍会对自有房和租房者进行排序,在一些热门省市重点学校,甚至会根据家长户籍、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分级排序或打分排序,其结果毫无疑问必然是租房者败下阵来。
更深层次分析,正是由于当前教育资源面临严重的稀缺性,才造成了“租售不同权”“天价学区房”等一系列问题。而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则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人口结构断层和教育行政化体制改革滞后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在计划生育广泛推广的背景下,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小学入学人口呈逐渐下降的态势。以北京为例,小学年入学人数从1967年的最高37.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7.3万人,伴随着小学入学人口的持续下降,北京地区小学数量也随之急剧下降,1995年北京市共有2867所小学,2013年仅存1093所小学,年均减少约100所。
另一方面,进入2000年后,北京市总人口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北京市总人口为1363.6万人,2016年该数字已达2172.9万人,年均增长50万人,且增加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势必会增加对小学的需求。事实也如此,2006年起,北京市小学入学人数呈直线式提高,当年小学入学人数就迅速提高到10.9万人,到了2014年、2015年已达16万人。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预计未来5年入学人数仍将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北京市教委2015年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北京市小学在校生规模将由2014年的82.9万人逐年增长至2019年的103.4万人。按照人口预测,当前北京市仍缺少小学150所,中学70余所。总结起来,今天北京教育资源的紧缺,其实是过去30年小学数量的减少和近10余年总人口增加共同决定的。
按理说,根据经济学原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应该有供给,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正处于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服务业又是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周期的必要手段。但人口预测的失误与教育的行政化体制阻碍市场对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与集中爆发的市场需求相匹配。当前再新建学校不仅要通过层层审批,更要新申请建设用地,还需要培养大量有资质的教师。根据专业教师在编需求调查显示,2013年,北京小学、初中教师缺口高达47%和68%。但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当年很多已拆掉的学校如今已变成高楼大厦,再想在老城区内找到合适的教育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谓拆学校容易,建学校难。
因此,必须尽快落实教育资源的去行政化改革,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逐步放开教育行业的准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有效增加教育服务的供给,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国务院办公厅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中就要求,扎实有效放宽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相关部门需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与审批指引。
更进一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口达到饱和上限后,近年来已陆续出台限制流动人口的相关措施,人口增量也正在逐年减少,未来人口将从净流入转向净流出。取而代之的是发达二三线城市人口重新开始呈现人口净流入状态。近两年,大量二三线城市纷纷拿出买房落户、对高端人才提供购房补贴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各二三线城市教育资源的总量和分配仍存不同程度的短板。如果不能及时对教育进行去行政化改革,当前一线城市面临的问题同样是未来二三线城市面临的问题,如何未雨绸缪地避免当前一线城市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是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只有不断加快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才能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才能极大地缓解当前一线城市和未来二三线城市适龄儿童入学难和学区房抢购问题,才能真正落实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要求,真正实现租售同权,让租售同权叫好又叫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