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时代,钢铁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由“增量、扩能”转变为“减量、调整”。不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日前在“2017中国探矿者年会”上表示,钢铁产业是中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李新创表示,采用下游行业分析预测法和GDP消费强度法两种方法,对2020-2030年中国钢材需求进行预测,从中长期、整体的角度来看,中国钢材实际消费呈现“弧顶”+“下降通道”的走势,但不排除一些年份的波动反复。
钢价回暖亏损企业减少
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5月我国粗钢产量34683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5月份日均粗钢产量233.1万吨,环比下降3.92%。2017年5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54.8%,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反弹至2016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其中,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超过10个百分点,成为推动钢铁行业PMI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生产指数“五连升”至近一年的高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大幅收缩,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低位盘整。
2017年1-4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33.15亿元,同比增长38.46%。实现利润329.06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去年同期为亏损10.63亿元;亏损企业21家,亏损面19.6%,亏损企业亏损额27.67亿元,同比减亏82.4%。
“中国钢材产品主要靠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取胜。”
在李新创看来,钢铁产业是中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已经实现了“5G”,即好产品、好价格、好规模、好品牌、好服务,全球竞争力并非浪得虚名。
他说,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拥有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我国钢材消费量占全球钢材消费总量的一半。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效应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在经济增速放慢的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加大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促进研发、高端制造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和政策引领。传统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新兴行业的兴起,将使我国钢材消费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此外,在李新创看来,中国钢铁行业还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人力资源等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日趋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钢材消费进入下降通道
李新创介绍说,随着我国钢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攀升,1979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36.8万吨;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达到11240万吨,创历史最高,是1979年钢材出口量的305倍。
自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量一直全球第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生产消费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钢铁的新一轮发展,在10年多的时间世界粗钢产量从8.5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16.65亿吨,其中中国增量6.9亿吨,占全部增量的85%。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我国都是钢材净进口国,直到2006年首次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到2014年,我国钢材历史累计出口量方才超过累计净进口量。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钢材出口量不断扩大,2015年钢材净出口量达到9962万吨。2016年,我国出口钢材10843万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材1321万吨,同比增长3.4%;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0.24亿吨,同比增长7.5%。
李新创说,市场竞争加剧促使我国钢铁企业提高服务意识,谋求通过服务差异化占领市场。钢铁企业服务意识普遍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2017年我国钢铁蓄积量约78亿吨,到“十四五”中前期,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00亿吨,到“十五五”中前期,将达到120亿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