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企业计划商业收储百万吨
招商期货有色行业分析师许红萍表示,“减产是导致铝价反弹的根本。2016年全球铝需求的增长可能不会大幅增加,预计不会超过5%。在供应端,如果减产持续及新增投产受到压制,铝价反弹可能会延续。”
在经历大宗商品“雪崩”的2015年后,国内收储传闻兴起,并涉及多个基本金属品种。
上周,国储局通过冶炼厂收储15万吨国产铜。1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旗下研究机构安泰科发布消息,中铝公司、国家电投等6家企业已商定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电解铝商储任务。
综合多名业内人士消息,此次收储能够明确的规模在100万吨左右,不过收储行动可能持续进行,后续时间和规模未定。
招商期货有色行业分析师许红萍表示,“减产是导致铝价反弹的根本。2016年全球铝需求的增长可能不会大幅增加,预计不会超过5%。在供应端,如果减产持续及新增投产受到压制,铝价反弹可能会延续。”
商业收储成行
继国储局收储国产铜的消息兴起,关于电解铝收储的传闻进一步得到确认。
安泰科发布消息称,2016年1月12日,中铝公司、国家电投、魏桥铝电、云铝、酒钢、锦江6家企业已商定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电解铝商储任务,并已签订出资协议。
不过,国内期铝价格并未受收储消息影响。12日,沪铝主力合约开盘10605元/吨,盘中价格最低探至10500元/吨,随后价格延续低位震荡态势,收盘报1059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
13日,安泰科铝部高级分析师姚希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铝金属的收储已经确定,但目前关于收储的定价、规模等问题还在商谈过程中。”
实际上,关于铝金属收储的消息在市场上时有传出。去年11月底,外媒传出,有色协会向发改委提议政府买入铝、镍等品种。一个月后,中国铝业、国家电投在内的14家国内主要电解铝冶炼企业召开联合会议,而市场传言会议内容包括减产与收储等事宜。
13日,招商期货有色行业分析师许红萍表示,“关于收储的消息此前已经在市场上发酵一段时间,铝价已有提前反应,而且此次收储在细节,如价格、规模等方面仍未确定,加之整个市场依旧弱势,因此12日铝价并未随收储消息而上涨。”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6家企业商定成立合资公司是由中国铝业提议,而背后则是国储局在推动,由企业自己承担电解铝商储任务。在收储资金方面由国开行提供贷款,国储局贴息,这些企业并不需要考虑资金成本。”
“按计划,此次收储分两批进行,首次收储将在2月份进行,规模为100万吨。而第二批时间和规模则另行安排。”该业内人士介绍。
上海有色网铝品类分析师刘小磊则称,“此次6家企业商议的收储的电解铝的储备时间为3年,后续收储行动可能会增加新的企业进来。”
减产是反弹根本
11日,全球第三个铝生产商美国铝业宣布,2015年第四财季亏损5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则实现净利润1.59亿美元。
2016年,美国铝业关闭产能动作仍未停止。上周,美国铝业将在第一季度结束前永久关闭其位于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的年产269000吨的WarrickOperations冶炼厂。
实际上,美国铝业在内的多家大型铝生产商做出减产决定的主要原因为铝价在2015年的快速下跌。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LME期铝价格下跌19%,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而国内沪铝价格同样下跌近20%。
去年12月份,中国铝业、国家电投在内的14家国内主要电解铝冶炼企业召开联合会议,会后刊发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网站的文章显示,2015年以来电解铝企业纷纷实施弹性生产,已累计减产441万吨。
刘小磊介绍,“去年电解铝全年减产的规模在400万吨以上,其中有200万吨是在11月到12月份之间减产的,主要还是由于铝价的快速下跌促成。今年1月份,还有部分铝冶炼厂也正在减产。”
许红萍则在研报中显示,“在过去两个月左右时间,国内电解铝及氧化铝集中减产分别达到150万吨及350万吨以上,使得电解铝原料成本及供应过剩结构短期得到扭转,同时受到出口等消费支撑,铝社会库存净下滑态势延续。可以说减产导致铝价反弹的根本。”
而在需求端,美国铝业11日预计,2016年全球铝需求将增长6%至6050万公吨,创历史新高,届时铝市场可能出现120万吨的供应短缺。美铝预计,受大型商用飞机和喷气飞机引擎强劲需求的提振,今年全球航空用铝销售将增长8%-9%,汽车用铝将增长1%-4%。
不过,许红萍认为,“2016年全球铝需求的增长可能不会大幅增加,预计不会超过5%。在供应端,如果减产持续及新增投产受到压制,铝价反弹可能会延续。”
刘小磊表示,目前,国内供应端存在收紧的态势,新增产能投产的速度放缓,部分地区也出现出售设备,产能彻底退出的情况。不过全球来看,电解铝的全球库存依旧高企,铝价依然承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