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大涨钢铁去产能遭遇“复产潮”


时间:2016-03-09





  去产能尚未落地,钢价即出现大幅上涨,停产钢企纷纷开始复产。春节后低迷的钢价出现明显升温,近日更是大涨,这给钢铁行业去产能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钢价的回升并不意味着钢铁行业的春天到来,钢铁去产能并实现转型升级,还将面临重重考验。


  面对突然大涨的钢价,唐山正丰钢铁总经理助理王凯却愈发忧心起来。


  “该死的没死掉,本来快死的现在又活了过来,连亏损最严重的厂子都在蠢蠢欲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王凯感慨。


  去产能尚未落地,钢价即出现大幅上涨,停产钢企随即普遍开始复产。供需矛盾并未化解的前提下,钢价回升对过剩产能的出清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长远看,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转型仍然任重而道远。


  涨价并非钢铁业的春天


  钢价的上涨,对整个钢铁行业来说祸福难料。


  春节后,低迷的钢价出现明显升温,近日更是出现了惊人的涨幅。


  中联钢统计显示,从上周末开始,钢坯强势上涨突破2000元/吨,带动钢材期货现货大幅上涨。截至3月7日,钢坯价格已升至2140元/吨,螺纹钢全国均价升至2258元/吨。3月7日、3月8日黑色期货中的热卷、螺纹钢更是连续两日封住涨停。


  “钢价上涨对我们是好事,但我们对此都很谨慎。可能有人在炒作,涨得快跌得也快。”在唐山正丰钢铁总经理助理王凯看来,这样的钢价就像股市一样,和往年相比很不正常。


  钢铁行业“貌似”已走出寒冬,然而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则认为,钢铁的春天不会回来了。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钢铁是典型的产能绝对过剩行业。很多钢企心存侥幸希望熬过周期性调整,这并不现实。


  春天难再的一个原因是,供需上的矛盾并未解决。此前不少钢企已经停产,但并不意味着产能的退出,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则预计,2016年全球钢铁需求量仍将下降0.9%,至14.99亿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的新常态和战略调整期,钢材实际消费量必将下降。他预测2015年全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6.68亿吨,同比下降4.8%。


  “到各个工地上能明显感受到,塔吊并未运行,渣土车没跑起来,民工也未大量出现,工地旁的小饭馆都未开业。房地产的库存还没去掉,上游的钢铁市场哪里来的需求回暖?”王凯从身边也并未察觉到需求的回暖。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纵横钢铁集团董事长孙纪木称,今年两会上钢铁行业最关心的就是去产能。如果不去产能,钢铁市场依然严重供大于求,还会造成低价竞争,低价出口,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然而,伴随着钢价的飙升,停产钢企已开始大面积复工。中联钢统计的唐山164座高炉有效开工率春节前已下降到81.47%,而截至3月4日,这一数字上升至85.04%。兴隆和金马工业等去年全部关停的钢厂已全线复产,港陆亦复产450立方米高炉一座。同时,山西地区的华鑫源和山东临沂江鑫各复产一座高炉。上述复产高炉容积共计3970立方米。


  这仅仅是开始。中联钢统计称,计划于2月末至3月复产的钢厂较多,其中以河北唐山和山西钢厂为主,包括新兴铸管、天钢、昆玉、宣钢、唐银、文丰、港陆、海鑫、晋钢、兴宝、三原昌鑫等,容积共计2.2万立方米。


  王凯称,实际上这两年一些企业停产的最根本原因都是市场不景气,亏损太严重,而现在钢企纷纷复产,并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大概在12亿吨,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3亿吨。国务院此前公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将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过剩的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意见》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然而未等《意见》落地,钢铁价格即出现大幅上涨,过剩产能的出清平添了不少不确定性。


  钢铁脱困任务重重


  去产能是上述《意见》的第一步,而钢铁行业真正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升级仍然任重而道远。


  要防范的是新增产能的反弹。国家发改委一名官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政府简政放权的推进,新增产能的项目将由审批改为备案,并且下放到了地方,地方政府将更多地承担控制新增产能的责任。


  《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赵喜子在不久前的一项钢铁行业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地条钢工厂。钢铁行业仍有体量不小的产能处于灰色地带,其停产并不意味着产能的去除,随着正规产能的化解和钢价的回升,违规产能的死灰复燃值得警惕。


  去产能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提供了机会窗口。此前由于各个钢企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钢企联合重组一直步伐缓慢,多年执行下来,行业集中度不降反升,很多企业重组后亏损更加严重。而在去产能“瘦身”的基础上,钢铁行业的重组渐成可能。


  赵喜子说,在破产重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去除产能,不能合并完报表后,产能依旧不变。《意见》就此也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省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实际上,政府一直希望钢企能“多重组、少破产”。


  “一些地方和企业报名希望牵头来整合该区域的过剩产能,国家层面将予以支持。”上述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将选择一些区域进行产能整合试点。


  去产能最重要的是转型升级。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必须走产品做专之路、融资降债之路和技术创新之路。


  产品方面,盈利水平较高的钢企都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结构,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比如宝钢、武钢、石横特钢、方大特钢分别在冷轧汽车板、取向硅钢、锚杆钢、弹簧扁钢这些特种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40%、55%、45%、45%。


  “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精品规模化、产线专业化。”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必须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专业化和规模化。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资委主任王昌亦表示,近几年,吨钢利润越来越低,而在普钢产品大量过剩的同时,高端装备用特殊钢却依赖进口,这正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背景。


  降低融资成本也是钢铁不得不面临的难题。目前钢铁行业背负着1.3万亿元以上的银行贷款,以及2万多亿元的非银行负债,融资成本很高。


  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应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长期债比例。同时退出资产增值潜力有限的股权投资、出售变现闲置资产,从而盘活资产。此外,还要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债券、海外融资等方式多方位开拓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技术创新无疑是钢铁转型升级的终极道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从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处获悉,工信部已选定宝钢热轧智能车间、鞍钢数字矿山进行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并鼓励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在钢铁生产全工序推广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化。


  钢铁流通领域的转型要更快一些。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利群介绍,目前钢铁行业相关的电商平台已经超过了200家,这些平台致力于建立一个扁平化的钢铁流通模式,这将成为钢铁市场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