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钢厂率先接受90%的年度价格涨幅的压力面前,中国钢企究竟是被动跟进还是坚持到底,抑或像去年那样无果而终?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度中外铁矿石谈判的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黯淡。
“无论现货价格还是季度价格,都只是形式而已,最终还要凭借实力说话。”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日前在2010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表示。按照去年中国进口6亿多吨铁矿石计算,除非我国能够控制约3亿吨海外矿石资源量,否则中国钢铁企业很难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拥有应得的话语权。
对于近年来中外铁矿石谈判一直“难产”的原因,湖南华菱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慧泉将其归结为矿山与钢厂之间的潜在“信用危机”,并且这场潜在的“信用危机”有可能延伸到整个钢铁产业链。
铁矿石定价金融化
近年来,全球粗钢生产增长速度远低于铁矿石产量增幅。然而,与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的格局相伴而行的是,铁矿石价格却一直“高烧不退”,导致国际铁矿石供求关系被严重扭曲。自从2003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达到8.9%、18.62%、71.5%、19%、9.5%和65%。
即便如此,垄断国际铁矿石资源的国际矿山巨头仍不满足。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巴西淡水河谷为首的三大矿山终于在今年的谈判中抛出指数定价机制,试图以更接近市场的指数价格取代施行40年之久的年度协议价格。
“一旦年度定价机制被推翻,短期内对中国钢铁企业不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尚难有定论。”李新创说,“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全球9亿吨左右的铁矿石供应量都要以现货形式卖出,三大矿山面临的风险也将是未知数。因此,国际铁矿石谈判的供需双方都需要有大智慧,只有多方共赢才是真赢。”
目前,铁矿石是国际市场上少数几个由产业链供需双方共同确定价格的大宗商品,而石油、铜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已经转移到国际金融资本手中。
业内人士担心,如果未来的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基于现货指数,铁矿石定价金融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而现货指数价格也将遭到爆炒,进而导致产业资本丧失对铁矿石价格的控制权。
新定价机制危及产业链
曹慧泉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钢铁企业很难像危机前那样把上游成本压力完全转移到下游行业。一旦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钢铁产业链可能面临断裂的风险,进而引发一场新的危机。”
曹慧泉认为,如果国际矿山巨头单方面强制推行指数定价机制,不仅会对钢铁企业造成冲击,而且也将波及整个钢铁产业链条。他说:“长期以来,钢铁产业链上游的高利润率,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而钢铁行业的利润受限,又将减缓投资增速并加速并购进程。如此一来,钢铁企业的艰难时光或许还要延续几年,而定价权依然更多地掌握在上游矿山手中。”
业内专家指出,钢铁和铁矿石生产同属周期性行业。当前,国际铁矿石虚高的价格是不正常的,也是无法持久的。国际矿山和钢厂惟有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才能实现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最起码,国际矿山必须保证中国钢铁企业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否则铁矿石很有可能重蹈氧化铝价格暴涨后暴跌的覆辙。”中矿联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吴荣庆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内矿山产能的增加和进口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将逐步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大约在600~800元/吨之间。
内外兼修方成正果
谈及中国铁矿石供应的长远战略,李新创认为我国必须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大国内矿山建设力度,提高自给率;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海外保障体系,减少对三大矿山的依赖性。
中国矿业联合会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铁矿山的综合税负率已经高达25%。关于如何降低国内铁矿石成本,吴荣庆建议:“希望国家能够从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积极扶持国产矿,例如暂不上调资源税、减免铁矿生产环节增值税等。”
据透露,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在酝酿游说国家有关部门对铁矿石采取与黄金相同的财政税收政策,对铁矿石生产实行零税率,并将生产环节增值税税率降到13%以下。
令人欣慰的是,2005~2009年国内铁矿石产量已经从2.2亿吨增加到8.8亿吨,年均增速达到20.3%。2010年,国产铁矿石有望达到10亿吨。事实上,随着国家不断加大铁矿投资力度,我国目前正处在铁矿新发现的高峰期。2009年,我国在鞍本、冀东、兖州、攀西、庐枞等勘查区共探获铁矿石资源量近50亿吨,其中10亿吨为探明资源储量。
在提高铁矿石自给率的同时,“走出去”战略也是后危机时代国内钢铁企业的一项必修课。在李新创看来,为适应新的全球化竞争格局,我国钢铁企业需要做好如下功课:加强对全球钢铁市场的研究,以原燃料为主要开发对象,加快海外加工配送基地和市场网络建设,收购兼并,新建工厂,建立海外资源开发基金,加快国外资源基地建设等。记者了解到,2005~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从3.53亿吨跃升至5.68亿吨,年均增速达到12.6%。同期,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7亿吨增加到6.3亿吨,其年均增速超过钢产量增速10个百分点。据五矿物流集团预测,今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有望超过10亿吨。其中,中国的进口量约为6.4亿吨,同比增加5.2%。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