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和韩国钢铁企业传出与国际矿业巨头就新年度铁矿石供应达成初步协议,欧洲钢铁厂商的谈判处境正变得愈发艰难。对于矿业巨头大幅提价,欧洲钢企反应强烈,但谈判前景不容乐观。分析人士认为,钢企和铁矿石供应方本来互相依存,而钢价猛涨对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是极其有害的。
要求大幅涨价是“疯狂”之举
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负责人戈登·莫法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再次抨击国际矿业巨头们要求涨价80%到90%是“疯狂”之举。
莫法特说,大幅涨价与基本供求形势不符,是国际矿业巨头们在漫天要价,因为今年钢铁需求据预测仅增长8%到10%。他指出,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与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相比,今年全球钢铁消费预计仍将下降27%左右。
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约35%。经过艰难谈判,国际矿业巨头们最终同意调低当年度铁矿石价格,降幅仅为30%左右。
从莫法特的表态来看,欧洲钢企与国际矿业巨头们的报价差距甚大,谈判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铁矿石供应合同新年度的开始,但迄今还没有一家欧洲钢企公开宣布已达成协议。
据媒体报道,新日本制铁公司等日本各大钢企近日已率先与世界三大矿业巨头之一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2010年度的铁矿石季度价格达成一致,比上一年度上涨幅度超过90%。其后,全球第四大钢铁生产商韩国浦项制铁也随之跟进。
这使得欧洲和中国的钢铁企业在胶着的铁矿石谈判中处境更加不利,因为按照国际铁矿石谈判惯例,只要有一家钢企和矿产商就新年度供应达成一致,其他谈判方一般都会以此为准。莫法特说,这次又是日本钢企率先向矿业巨头屈服,但欧洲钢企仍不会放弃谈判,他同时对中国钢企的类似立场表示支持。
废弃长协定价机制不符合双方中长期利益
根据与日本和韩国钢企初步达成的协议,国际矿业巨头们正在打破沿袭了40多年的全球铁矿石长协基准价格谈判机制,改年度价格合同为一季度一定价,试图从当前铁矿石价格看涨的行情中捞上一把。
专业人士预计,铁矿石定价由长协定价机制转为季度定价后势必会在短期内推高铁矿石价格,钢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获益的将是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矿业巨头们。
世界钢铁协会上周发表声明,反对改变铁矿石定价机制。协会总干事伊恩·克里斯马斯说,虽然长协定价机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的优点是可以维护钢企和矿企的长期关系,有利于作出长期投资决定,而改为短期定价后,铁矿石价格将会更加波动,从中长期来看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他认为,矿业巨头们之所以能够迫使改变定价机制是因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缺乏竞争。
上月底,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发表声明,敦促欧盟委员会对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可能存在矿业巨头们相互串通、威胁竞争的做法展开反垄断调查。但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莫法特的态度有所转变。虽然莫法特强调,长期来看仍应坚持长协机制,因为这有利于维护钢企和矿企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但他也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废弃长协机制,改为季度定价,欧洲钢企认为可以接受。
欧洲钢企将面临考验
虽然欧洲钢企和国际矿业巨头们的讨价还价还没有画上句号,但接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似乎已在所难免。分析人士认为,欧洲钢企短期内尚可以应付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挑战,通过提高钢铁产品售价向下游转嫁成本,但随着库存调整,今年下半年的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
今年第二季度,欧洲钢企还可以靠已经购入的铁矿石继续生产一段时间,并且由于铁矿石价格大幅上调,为防止钢铁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市场对于钢铁产品的库存需求在第二季度也会比较旺盛,因此欧洲钢企适当提价也会有销路。
但到了今年第三季度,新年度铁矿石涨价效果开始显现,库存开始调整,欧洲钢企将会面临真正考验。据估计,由于铁矿石和炼焦煤价格齐涨,欧洲钢企届时的生产成本预计每吨将增加200美元。
莫法特承认,欧洲钢企对于铁矿石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受铁矿石提价影响会比较大。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欧盟27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1.8亿吨,约占全球的19.4%。
受到铁矿石涨价威胁的远不止钢铁企业。由于铁矿石提价将直接导致钢铁产品价格上涨,而钢铁是汽车和机械设备制造等诸多下游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因此欧洲多个行业近来可谓是群起反抗铁矿石涨价。
欧洲钢铁业界日前发表声明说,铁矿石价格暴涨将会损害欧洲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声明说,铁矿石是欧盟最重要产业链的基础,如果因为不合理定价导致无法经济有效地获得铁矿石,从而影响到欧洲钢铁生产,将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严重后果,牵涉到数百万人就业。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近日也发表声明,对铁矿石大幅涨价深表忧虑。声明说,钢铁是制造汽车的重要材料,平均一辆车要耗费一吨钢铁,因此目前铁矿石畸高的定价和不可预测的定价机制将会损害包括汽车制造在内的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