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砻砥砺钢铁业直面增产不增收现实


时间:2010-04-20





要把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以品种、质量和服务增效益,以环保和节能减排求生存,以深化改革、加快联合重组求发展,以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添活力,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更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经历了“增产不增收”的尴尬一年后,我国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后危机时代,怎样布局中国钢铁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大棋盘?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四枚关键棋子。

产品结构:长材回落板带材反弹

近年来,随着大量板材项目投产,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已经呈现出先进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趋势,如何根据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需求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是危机之后大中型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据中钢协统计,2009年国内市场对长材的表观需求量达到32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9.8%,板材(不含窄带)的表观需求量为24964.6万吨,比上年增长22.2%。由于板材出口大幅下降,转而供给国内市场,导致板材生产量仅增长11.74%,而长材生产量则增长23.23%。

“这种情况表明,2009年新开工工程项目多,投资大,大量工程处于施工的初期阶段,呈现长材需求高,板材需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对以生产长材为主的中小企业增加效益有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说。

他表示,从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施工进程的继续开展,大量项目工程将进入设备装置采购、安装和调试周期,加上国家今年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种态势将促使国内市场钢材的品种需求发生变化。“供加工使用的板材需求将有所增强,这既有利于钢铁全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又有利于以生产板材为主的大中型企业。”

中钢协认为,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幅可能出现较大回落,我国钢材整体需求将呈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长材增长幅度有所回落,板材和宽带材增长幅度上升(特别是冷轧薄板、涂镀层板),但中板、中厚板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第二,无缝钢管出口受阻,国内需求增长难以弥补出口下降,总需求或出现负增长;第三,由于机电设备出口回升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设备订货,特殊钢市场需求将好于2009年。

“从板材的品种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中厚板和无缝管由于产能远远大于需求,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需要引起钢铁行业相关各方的注意。”罗冰生特别提醒说。


淘汰落后: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于未经审批但已生产的企业或项目要给出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出席中钢协2010年理事会时做出如上表态。

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难题。现阶段,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且手段单一,全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进展缓慢。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钢铁行业已淘汰落后炼铁能力8172万吨,炼钢能力6038万吨,但实际上落后装备仍然大量存在。

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在2011年底前,我国钢铁行业要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近日在原材料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座谈会上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必须坚持三原则: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项目;严禁借“上大压小”之名,行扩大产能之实的项目;优先支持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

据介绍,在2010年和2011年两年内,钢铁行业尚需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0427万吨,炼钢能力1129万吨。

陈燕海指出,为有效推动淘汰落后,必须将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优化布局和加强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疏堵结合的原则,对被兼并企业已建成而未办理核准手续、但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项目,要给出路;必须综合利用技术、质量、金融、土地、环保以及相关资源等市场手段,并辅之以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淘汰落后的同时,节能减排的脚步同样不能放缓。2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钢铁行业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

据了解,为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进一步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中钢协将研究提出有效降低钢铁工业单位GDP能耗的政策措施和建议,研究推广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系统优化集成技术,同时制定2020年前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路线图。


兼并重组:四大推手打破地区限制

在罗冰生看来,推进钢铁全行业联合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2009年,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开展得有声有色。宝钢重组宁波钢铁、首钢重组长治钢铁和贵阳特钢以及河北钢铁、山东钢铁集团实行统一运营等,都为不寻常的2009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如此,去年我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并不快,与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体制问题,其中包括出资人不到位等。”罗冰生说。

对于如何有效推进国内钢企的重组进程,罗冰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以市场行为为主,充分发挥其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优势;三是实行统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联合重组,打破地区限制;四是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涉及税收、富余人员安置等方面。

据统计,2009年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和沙钢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钢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不到20%,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五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45%以上,沿海沿江的钢铁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去年非钢协会员的中小企业粗钢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同比增长24.73%,而钢协会员企业钢产量增速只有11.27%。

尽管如此,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已经是大势所趋。为进一步助推钢铁业重组进程,工信部将通过扶优扶强,重点培育3~5家产能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培育6~7家产能达1000万~3000万吨、具有较强实力的钢铁企业集团。

此外,工信部还将进一步研究制定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规划,提出组建若干个特大型钢铁集团的方案,并对重大重组方案由国家给予批准,以落实相关政策。

技术改造:三领域引领未来科技革命

在2009年国务院批准下达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钢铁工业重点支持宝钢、武钢、鞍钢等高磁感取向硅钢、汽车板等关键钢材品种和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项目。

据透露,今后工信部拟对采取“先拆后建”方式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给予审核。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长远之计。为此,要把技术改造作为今后的投资重点,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技术,致力发展高端钢材品种。

对于未来钢企技术改造的重点领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认为,一是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二是国家重点建设急需的,对标准升级有带动作用的,满足下游行业扩大出口的,以及能够替代进口的产品;三是绿色钢铁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升级,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的工艺技术和产品。

邓崎琳表示,中钢协也将积极争取国家对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组织企业协同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广平台,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共享。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