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入季度定价时代


时间:2010-05-20





  在2010年快要过去一半之际,铁矿石谈判长协供货的希望愈发渺茫,季度定价的轮廓日益清晰。

  以宝钢和中钢协为首的中国铁矿石谈判小组依然坚持统一口径:长协谈判仍在进行中。但业界人士已心照不宣,至少在今年之内,铁矿石季度定价形势难以扭转。

  最新消息显示,铁矿石三巨头期望将下一季度报价提高至160美元/吨,该报价比去年的长协价高出132%-176%。

  面对矿石价格的迅猛飙升,长协供货是否还有生机?被称为“全球最不赚钱”的中国钢企该如何应对?被铁矿石巨头垄断的定价权何时能够松动?

  矿山强推季度定价

  三大矿山均放弃有40多年历史的长期定价机制,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

  5月6日,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发布今年首季财务报告,称其已经与其全球所有铁矿石客户达成了季度定价协议,今后所有合约矿都将按季度定价销售。

  这是三大矿山中,首家公开声明与所有客户达成季度协议的矿业巨头,而据淡水河谷所言,这些季度协议有长期的,也有暂时的。对那些不得不接受而又不甘心接受季度定价的钢企来说,它们签订的就是暂时季度协议,以获取铁矿石供应。中国钢企大部分属于暂时之列。

  回顾年初至今,矿企的态度日渐强硬、鲜明。必和必拓是第一家站出来力推季度定价的矿企。1月20日,必和必拓宣布该公司近一半的客户已经转向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议价销售。这被业界视为必和必拓正在弃长协而去,而开始力推其指数定价、季度定价等“短期参考定价”体系。

  3月30日,必和必拓宣布“已与大量亚洲客户达成铁矿石协议,以更为短期的价格协议取代往年的年度价格合同”。

  同日,淡水河谷相关负责人表示,旧的长协机制已经崩溃,淡水河谷也将采取季度定价模式。而淡水河谷在此之前,已向其全球客户发去通知,称公司决定自4月1日起以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取代传统的年度基准定价体系。合同周期从原来的每年签署一次改为每季度签署一次。

  去年因胡士泰受贿案吃了官司的力拓最为审慎,在必和必拓与淡水河谷都发出声明后,也于4月10日宣布,正在与客户进行铁矿石季度价格谈判。

  至此,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与力拓三大矿山均宣布放弃有40多年历史的铁矿石长期定价机制,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钢企无奈妥协

  国内多数钢企为生存,都与三巨头签署了“临时协议”,以保证铁矿石供应量。

  三巨头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0%,当它们同声连气一致力挺季度价时,相对分散的全球钢铁企业唯有接受。日韩钢企随后承认被迫接受矿山的新定价模式,但中国钢企长久保持了缄默。

  事实上,为了保证生产,早在3月份淡水河谷向下游钢企发出“通牒”时,就已有国内钢企接受了这一定价模式。

  一位企业高层告诉记者,在现货价涨到160美元/吨时,淡水河谷按季定价的指数价格还“没有超过140美元”,因此这还属于只有和淡水河谷有长协合同的钢厂才能“享受”的“优惠价”。

  随后,大型钢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默认了“临时协议”的存在。一家大型钢企高层说,目前仍在进口三巨头的矿石,并以不定期的双方约定形式确定价格。“约定价格比现货价要优惠一些,但变化频率比季度定价更快。”

  另一大型钢企高层则表示,该钢企现在与三巨头的合作模式是“定量不定价”,以此模式保证铁矿石供应量。

  始终态度强硬的中钢协,在最新一次的新闻通气会上,口风也有了微妙的转变。“从钢企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保证原料供应。为了保证生产进行,有的企业和三巨头有一些谈判或者达成一些协议,与行业要求并不相悖。”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如是说。

  中钢协口风开闸,钢企对这个问题也不再躲闪。在上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沙钢、宝钢“掌门人”均正面回应进口铁矿石问题,确认国内多数钢企都与三巨头签署了不同的“临时协议”以暂度时艰。

  “每一个厂都与矿山有临时协议。既有按照季度定价,也有一月一谈的,否则钢企怎么生产?”沙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文荣说。

  沈文荣还说,沙钢集团目前已停止进口铁矿石,这是因为矿价已经涨到了钢企逢买必亏的地步,沙钢目前的生产依靠早期库存铁矿支撑。他表示,如果矿价始终高位运行,沙钢“宁愿不生产或者少生产”。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则表示:“现在我们要生存,只有临时结算。”

  供不应求矛盾突出

  一季度除中国外,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3.03%,中国也增长24.52%,造成铁矿石供不应求。

  三巨头强硬的底气来自铁矿石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而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国际钢铁协会主席罗卡直言:中国钢企是全球最不赚钱的钢铁企业。铁矿石继续涨价将会侵蚀中国钢企原本微薄的利润。

  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日前接受采访时,首度承认今年谈判困难,一大主因就是“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形势之严峻。2009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粗钢产量下降21.47%;除中国外的铁矿石主要进口国均大幅减少了铁矿石进口量,但中国当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5%,进口铁矿石6.28亿吨,比2008年增加了1.84亿吨。最终由于中国进口量大增弥补了其他地区大幅下降的态势,所以全球铁矿石供应总量9.39亿吨,比上年增长5.4%。

  今年经济复苏,一季度除中国外,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3.03%,中国也增长24.52%,粗钢产量如此全面、大幅的上涨,造成铁矿石供不应求矛盾凸显。

  这也让三巨头在面对中日韩欧美各方客户都采取了强硬的“我说了算”的姿态。

  新日本制铁新日铁和浦项制铁对季度定价也表示不满,两家公司都表示希望努力让铁矿石价格谈判重新回到长协的模式,但“我们也清楚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新日铁会长三村明夫说,该公司目前仍在就铁矿石定价与全球铁矿开采商进行谈判,但他的语气间也透露出无奈:“没有钢厂喜欢现在的短期定价制度,我们的客户也不喜欢,但真正的问题是,尽管我们不喜欢,我们又能做什么?”

  季度定价未必长久

  分析人士认为,推进现货市场定价机制是基于一种极其弱智的假设,也就是现货价格会一直上涨。

  对于季度定价模式的长期走向,钢铁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欧洲钢铁工业协会总裁沃尔夫冈·埃德尔认为,新的铁矿石季度供应合同机制未必能长期维持。

  他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18个月后,在合同谈判中,矿商将开始丧失主动权。“我认为就矿商的实力而言,目前的情形不会继续下去。从来不会只有一方永远处于强势,而另一方永远处于弱势。”

  国内钢铁业专家对此也表示认同,首钢发展研究院原副院长戴国庆称,中国钢铁产量像过去两年那样飞速增长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未来一至两年内,中国粗钢消费很可能达到峰值。届时铁矿石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将得到扭转,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有望加强。

  戴国庆判断,今后,与中国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将成为常态。他还表示,季度定价对中国钢铁企业未必是绝对的坏事,因为铁矿石价格不会长时间单边上涨。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目前铁矿石市场的供不应求失衡状况只是阶段性现象,市场之手会调节不合理的价格和供需现状。“当上游铁矿石的涨价我们无法再转移到下游的时候,行业自己面临能否生存的问题,市场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他认为,供求关系在2-3年内即可扭转。

  徐乐江还认为,中国目前房地产政策的走向,将对钢铁行业构成风险,房市调控政策则会带动连锁反应,国内钢铁业“今年恐怕是上半年日子好过,下半年要往下走。”

  《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许会成为决定铁矿石巨头短期命运的一个重大因素。

  该报道引用分析人士的话说,推进现货市场定价机制是基于一种极其弱智的假设,也就是现货价格会一直上涨。一旦中国需求减少,铁矿石价格就会大幅下滑,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被迫接受比旧机制下更低的价格,中国钢铁企业却可能最终成为受益者。 

  - 链接

  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当年岁末,中国首度参与一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2004年中国接受了日本新日铁公司的谈判结果,即价格上涨18.6%。

  价差引发“倒矿”

  2004年岁末,宝钢作为中国钢铁企业谈判代表继续参与到2005年的价格谈判中。2005年国际铁矿石供应价格暴涨71.5%。由于长协价与现货价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倒矿”队伍,最高时多达523家。

  2006年6月20日,中国进口铁矿石长协价敲定并上涨了19%。

  2007年中国首度谈下首发价。宝钢与三大矿达成了协议,价格上涨了9.5%。当年现货价远超长协价,拥有长协资质的大中型钢企迎来最滋润的一段日子。

  毁约埋下隐患

  2008年谈判开始出现与往年不同的情形———两个价格。新日铁与淡水河谷达成首发价,价格涨幅分别为粉矿上涨65%和块矿上涨71%。宝钢又与力拓达成了第二个价格,粉矿涨幅近80%,块矿上涨96.5%。淡水河谷对力拓达成更高涨幅的长协价恼火,长协机制出现裂痕。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长协价自2003年以来首次高于现货价。这也导致中国钢企大面积毁约,拒绝执行长协价,转而从现货市场大量进货。这也为日后三大矿山学样毁约留下了把柄。

  长协溃堤加速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钢铁企业大面积减产,铁矿石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在谈判中首次底气充沛,提出要降价40%以上,但随后新日铁与力拓达成降价33%的首发价,中方拒绝接受。但金融危机阴影比预期散去得更快,铁矿石现货价逐渐超过长协价。最终中国钢企也按照日本的首发价进口铁矿石。这一年中方与三巨头的铁矿石谈判实际无果,长协机制溃堤加速。

  2010年,三巨头先后弃长协机制而去,并一致推行与现货市场紧密挂钩的季度定价方式。全球钢企无一例外反对这一新体制,然而经济复苏,钢铁行业大量增产导致铁矿石供不应求,钢企最终被迫接受季度定价,业界普遍认为长协机制至此崩溃。


来源:华夏经纬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