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中旬,国内钢材期货及现货价格都有所企稳。欧洲债务危机短期有所缓和,房地产调控暂未有新的政策推出,宏观环境的短期平稳给钢材价格的反弹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国内楼市价格对在相关调控之下依旧维持高位,出口继续增长,原材料价格呈现继续上升态势,钢材价格下跌动能有所减弱。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风,螺纹钢期货反弹行回打前期上方平台。但国内明显的供大于求的面没有改变。钢材价格要想真正走好仍待时间。
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市场更多的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发出一个充满信心的信号。从影响来看,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有力于降低进口的成本,推动进口量较大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对于钢厂来说,即铁矿石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可能将有所减弱,但预计短期有限。中国是铁矿石进口国,09年中国钢铁行业所需铁矿石有62%以上通过进口来满足。且进口矿石相对国内矿品质高,价格相对低廉,进口量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但近两年,随着传统铁矿石定价体系的破裂,三大巨头开始采取季度定价,力拓和必和必拓甚至一度采用基于到岸价格的短期合同。按照日本钢企与两拓达成协议,7月至9月铁矿石价格每吨约147美元的。这比09财年全年的价格增长约140%。今年国内房地产调控政,需求减少导致钢铁价格下滑更使中国钢铁企业难以承受铁矿石价格连续大幅上涨。5月份,我国铁矿砂进口5190万吨,同比增长下降2.9 %,环比减少343万吨。国内钢厂的开工率也有所下降,若人民币有明显升值可能将部分缓解其成本方面压力,但对于钢材企业来说,要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消除铁矿石方面的成本压力是不现实的,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速度迅猛,2010年全年平均价格将可能超过100%,而人民币的升值依旧将是一个长期平稳的过程。国内钢材行业更需要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的整体升级,以更为统一的声音来争取对铁矿石定价的砝码。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将势必削弱了中国钢材的价格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对于中国钢材的出口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有利于钢材的进口。 从本月新公布数据来可看,钢材出口持续增加,5月份,出口钢材494万吨,同比增长2.7倍,比上月增加63万吨;进口钢材136万吨,同比下降17.6 %,比上月减少14万吨;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约383万吨去年同期为净进口102万吨,比上月增加90万吨。1-5月,累计出口钢材1796万吨,进口钢材6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7.3%和7.2%。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供需矛盾,但人民币升值可能将对略有起色的钢材出口将构成压力,国内钢厂企业利润率相对不高,仅为2.43%,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若本身的价格优势也削弱,主要以低附加值为主的钢材出口增长势头将可能出现逆转。而进口的增加将会使得供需矛盾继续恶化。
钢材生产方面,5月粗钢产量5614万吨,同比增长20.7%;日均产量181.1万吨,比上月减少1.9%,1-5月,粗钢产量2.69亿吨,同比增长23.8%;生铁5月产量为5226.3同比增加14.3%,1-5月总产量为2.54亿吨,同比增长20.6%;钢材产量为7121.8亿吨,同比增长23.6%,1-5月总产量为3.26亿吨,同比增长27.5%。若按此速度,今年国内钢材总的产量将达到7.8亿吨,这大大超过国内的实际需求。虽然国内钢材价格整体疲软,部分企业已逼近甚至略低于成本,但仍处于可接受范围。过了6月之后国内钢厂前期的低价铁矿石库存将消耗待尽,若钢材价格维持低位,购买高价铁矿石的企业可能将面临较大亏损,行业整体减产恐将出现。今年政府对钢材行业的调控仍在继续,并且力度将明显加大。但从数据反应来看,在地方政府的“庇护”效果仍不明显。预计后期措施将会连续出台,若“政策之手‘得力。并配合“市场之手”的压力,国内产能过剩的面在今年下半年将有望得到真正缓解。
需求方面, 随着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楼市价格的大涨,带动了国内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1-5月,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6.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02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但增幅比1-4月回落10.3个百分点。在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后,国内楼市成交情况明显开始萎缩,虽然房地产企业挺价迹象明显,但明显过高的房价似乎已经转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楼市价格短期是否松动,房地产企业短期内都已不可能继续大幅开工,他们势必将回流资本来应对这波调整压力。螺纹等建筑钢材的需求下半年很难维持较高增长。
钢材库存库存方面。从我的钢铁网数据来看,截至6月中旬,目前螺纹钢70.306万吨,线材12.914万吨。目前的库存水平仍居于相对高位。
纵上所述,虽然国内钢材期货价格短期有所反弹,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因素短期并不能改变国内供大于求的面。螺纹钢主力合约在4000处受技术及成本因素支撑,短期反弹形态并不稳固,且空间有限,中期下跌态势仍未改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