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产业时代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10-06-28





有色金属的消费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有色金属已经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本材料,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其战略地位更加显著。

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金融属性抬头

近期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始终较为频繁,多重因素的相互牵制决定了其上行乏力、欲跌还休。一方面世界经济重归上升周期,需求恢复,库存下降;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引发新一轮担忧,美元指数应声强劲反弹。在此背景下,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迅速地左右着市场价格。

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上海衍生品论坛”上,CRU有色金属研究组负责人PaulRobinson也曾经发出警告,“现在铜价的1/3是由投资驱动的,如果这部分资金出现恐慌的话,那么这1/3的价格或者其中一部分就会跌掉,尽管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依然存在。”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铜等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就出现了现货与期货并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化的大爆炸,使得各地区价格进一步即时、透明,这为有色金属期货成为典型衍生金融商品提供了决定性基础。

目前国内外市场各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已经不完全反映供需关系。世界主要国家汇率、利率、税率的变化,对其价格影响往往超过供需关系的变化。货币流动性决定着市场有色金属价格的基本走势。

2.全球化布局

世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资源,满足对所有有色金属的需求。

如何将产业链布局全球化、经营能力国际化,已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对优势矿产资源(也包括再生资源利用)的控制。

2010年3月19日,中铝公司宣布与力拓集团签署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合资开发位于西非几内亚的世界级铁矿西芒杜项目。中铝公司将投入13.5亿美元,持有合资公司47%的股权。在合资开发西芒杜项目的同时,中国铝业董事长熊维平表示,中铝公司还在密切关注力拓控制的蒙古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项目。该项目号称是世界上尚未开发的最大铜金矿,距离中蒙边境仅200公里。

无论是已经签署协议的西芒杜项目,还是正在关注中的蒙古铜金矿项目,都体现了中铝立志于打造一家国际化的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目标。

3.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物资

由于有色金属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支撑材料,直接关系到国力的强弱,因而大批有色金属材料被列为军民两用物项管理目录,故此开展有色金属国际贸易往往受限严重。

稀有金属、贵金属已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物资。

以稀土为例,资料显示,在经过长期的价格战和出口配额削减后,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将由中国生产供应。17种镧系元素(原子序数58至81之间的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手机、激光器和航空业等方面,而这些元素都由中国生产。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曾发表题为《防务专家担心稀土金属供应》的文章,文中写道:“美国军队所使用的精确打击武器跟丰田Prius汽车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依赖用稀土金属制造的组件。战略思想家开始担心这种战略金属的供应,特别是担心中国可能囤积或限制军方所依赖的稀土材料的出口。”

美国在指责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的同时,也在加紧自己国内的稀土资源保护。美国的稀土资源量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12%,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从10多年前开始,美国就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资料显示,芒廷帕斯矿已探明稀土储量430万吨,稀土平均品位为8.86%,我国任何一个单体稀土矿都无法与之相比。

近来,从规划中的《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到《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再到刚通过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对稀土行业的大范围整顿大幕正在开启。这也反应了我国对稀土资源有序采掘和战略储备的重视。

4.市场格局不断调整

为获得竞争优势,控制优势资源,以联合、兼并、重组为特征的战略性调整一直在持续。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三大综合性矿业公司的发展历史都不长;极有竞争力的嘉能可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史。预计世界有色金属企业的分布格局还将继续变化。

必和必拓(BHPBilliton)和力拓(RioTinto)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矿业公司。2007年年底,必和必拓15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被竞争对手、总部位于伦敦的力拓集团拒绝之后,考虑实施恶意收购。而力拓方面也是积极应战,扬言考虑用“反噬防御术”来对必和必拓发起反收购。而最终来自欧盟的反对意见和急剧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导致世界两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合并计划流产。

2009年年初,才平静不久的矿业再次传出新闻:中国铝业以195亿美元现金注资力拓,但终因力拓的单方面毁约使得中国铝业进一步国际化的梦想受挫。究其原因不外乎当时全球经济有了一定的回暖;并且力拓方面想接受中国资本,但同时不想受中国这个最大客户制约的思想作祟。


来源:慧聪表面处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