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价疯涨、房市低迷的形势下,中国钢铁行业似乎再也经不起任何“利空”消息的打击。近期,一则关于下调部分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的传闻一经传出,便在钢铁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前有消息称,商务部正在考虑取消热卷产品9%的出口退税,同时把冷卷和涂镀类产品的出口退税从目前的13%下调到9%。
“我不知道商务部调整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的事情。更何况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由财政部税政司牵头负责,同时需要征求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意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日前在兰格钢铁网2009年钢铁营销50强大会上表示。
戚向东作出上述表态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否认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传闻的同时,戚向东表示:“据我所知,为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家将对钢材加工贸易禁止目录进行调整。”
下调退税无益于淘汰落后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钢材出口持续低迷,去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上调了部分钢材的出口退税率,将冷轧板卷、镀锌板卷、彩涂板卷、热轧合金钢板卷、不锈钢板卷与硅钢的出口退税率统一上调至13%。
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形势更是一片大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302万吨,同比增长98.8%,其中,4月当月出口431万吨,同比增长205.2%,环比增长29.43%。
从时机上来看,国家选择在钢材出口回暖的关口下调出口退税率,似乎并没有合理的现实依据。
事实上,不管是热卷、冷卷,还是涂镀类产品,大多属于高附加值的板材,而这些高端板材在我国钢材出口中的比例高达56%。
“由于进入门槛较高,我国板材出口的主力军是大型钢厂。”河北钢铁集团市场管理部部长韩卫东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下调出口退税无疑会对这些钢铁企业的出口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首钢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赵炬则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务部与部分钢厂就调整出口退税的事宜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应该属于一种正常的举动。
“国家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并没有什么好处,也解决不了国内产能过剩、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题。”赵炬坦言,相比之下,中小钢铁企业应该是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也“不适宜”降低出口退税。
与1994年相比,尽管目前的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21%,但是煤、电、油、运等原燃料价格却增加了数倍。举例来说,按照目前的生产成本,螺纹钢单价低于4000元就会亏损,只有达到4500元的情况下,钢厂才可以实现保本微利。
如上所述,按照目前的铁矿石原料价格和钢价,如果完全进行市场采购的话,国内钢厂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倘若钢材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得没有退路。
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将微调
戚向东承认,考虑到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紧迫性,国家正在考虑对钢材加工贸易目录进行调整,进一步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
记者了解到,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加工贸易可以享受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加工贸易中的进料加工在进口原料时缴纳的增值税,加工后出口时可以返还,而来料加工更是在进口和出口时免征关税和增值税。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划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为限制“两高一资”类产品出口,从2004年起国家陆续将部分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而取消其在进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
“国家这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主要针对低端产品,以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不牵扯高附加值钢材,总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力度也不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戚向东向记者表示。
据透露,本次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调整范围可能涉及钢坯、钢钉等数十个品种。
“恐慌”中钢价被严重低估
“心理预期产生的恐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钢价。”戚向东表示,在我国30多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目前有一半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净资产。在舆论一致看空的形势下,国内钢价已经被严重低估,钢铁行业总市值的低估程度远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在戚向东看来,钢价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二是生产成本,三是信心和预期。“从某种程度上说,信心和预期比其他两个方面所起的决定作用更明显。”他说。
韩卫东同样认为,目前我国钢价正处于“洼地”,探究其被低估的原因,市场供需关系只占很小的部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则占到大部分。他说:“总体来看,今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好于去年,当前的市场波动对心理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近期国内外股市大幅跳水,钢铁行业肯定会受到波及。”
对于未来我国钢价的总体走势,戚向东认为,今年世界经济由衰退走向复苏的总体趋势不会逆转,市场需求空间扩大将拉动钢铁产能释放的进程。在宏观环境改善的条件下,国内钢材价格将在高位区间震荡,今年年内超过去年高点的基本条件仍然存在。
韩卫东预计,今年6月份国内钢铁产量可能出现下降,届时市场对钢价的支撑作用会增强。在经历了当前的低估之后,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可能面临一个比较理想的发展机会。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宋斌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