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模:10年增长20倍
10年来,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江西有色工业总产值(当前不变价)不到100亿元,到2009年则接近到2000亿元,经济规模增长20多倍。有色经济规模在全国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4.45%,增长到2009年的7.7%。江西有色在全国同行业的排名逐年靠前,2000年以前,江西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位居20多位,2009年前进到第5位,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经济大省。目前江西有色是全省增长最快的行业,成为全省工业的领头羊。2005年,江西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总量成为全省行业第一,达到430亿元,2007年又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362亿元。2009年有色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销售达到21.34%,利税达到23.3%,工业增加值达到15.1%。有色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突显。
生产经营:由卖矿产品到买矿产品
在上个世纪,中央对江西的战略定位是原材料生产基地。在有色金属工业产业链上江西只是发展采选工业,发展不多的冶炼,加工产业几乎为零。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下放地方后,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延伸产业链,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迅速,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已形成采选、分离、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查、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比较完整的有色工业体系。江西铜形成了以铜杆、线、管、棒、板带、箔、异型材为主的完整的产业链。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铜综合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三强。特别是随着鹰潭世界铜都建设的快速推进,鹰潭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钨形成了以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钨条、钨铁、钨丝、硬质合金以及硬质合金工具为主的完整的产业链。江西已形成APT生产能力8万吨/年,占全国60%;钨粉生产能力3万吨/年,占全国35%,成为全国重要的钨冶炼产品生产基地。稀土形成了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为主的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纳米晶掺稀土硬质合金粉末、电气化铁路接触电网高强高导电铜合金产品、稀土铜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铜带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江西稀土已形成4.2万吨/年分离能力,4万吨/年的稀土金属能力,成为全国稀土重要的生产基地。
技术创新: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出口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铜冶炼技术,将国际领先的铜闪速熔炼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近几年,该院依靠掌握的铜冶炼技术优势,不但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型铜冶炼厂新建、扩建和技改的设计任务,而且向伊朗等国家铜业公司输出闪速熔炼技术,实现了中国有色冶金炼铜技术由长期依赖进口到技术与设备成套输出的根本性转变。该院开发的《大极板电解铜自动化生产线成套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科研成果分别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江铜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成功掌握了铜矿开采、铜冶炼、加工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已派出数百专家指导海外的矿山和企业。崇义章源有限公司成套APT生产技术,能用低度钨、废钨,生产出品质优良的APT和钨铁,实现了设备的生产和输出。由江西钨业集团发明的稀土原地浸矿等新工艺,彻底改变了“搬山运动式”的落后开采工艺,极大改善了稀土矿山生态环境。
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传统的发展观,往往注重单一的经济发展,用物的增长、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同时又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陷入了唯GDP至上的误区。在这样的发展观念之下,往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甚至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牺牲有限的资源为代价谋求所谓发展。
如今,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重复利用,注重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从以外源的、纯粹经济增长为主向内源的、全面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第一,在资源开发上,变“有水快流”为“细水长流”。江西严格控制开采总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开源节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第二,在发展方式上,变粗放增长为集约发展。实践证明,粗放增长是有增长无未来的增长。这几年,坚持集约发展,狠抓规模经济的扩张和资源产业化利用,经济增长不断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集约发展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近5年来主要有色金属矿种铜开采量仅增长3 %,而钨开采总量却下降18 %,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第三,在发展理念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中铝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