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钢向来有“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的美誉,但随着宝钢、鞍钢、华菱、马钢等钢厂的硅钢项目纷纷上马和达产,以及武钢三硅钢工程全面投产,国内出现硅钢产能膨胀迹象。可以预见,在国内硅钢项目大多达产后,2011年硅钢市场将供大于求,特别是低牌号项目,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爆发,硅钢价格大幅下滑
生产变压器、电动机铁芯的硅钢片,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是一个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具有生产硅钢的能力,也可以让钢铁企业的尊严得到极大的满足。而更为高级的取向硅钢,是钢铁制造中的顶级产品,可以说是现代钢铁业“皇冠上的明珠”。
但近期硅钢价格却呈大幅下滑趋势。7月1日,上海地区武钢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价格跌至6800元/吨,仅为同期市场大螺纹钢的1.7倍,国内其他品牌价格更低。
同样,取向硅钢也经历了暴跌。2008年7月份,在上海市场,武钢生产的取向硅钢价格为47000元/吨(牌号30Q130),产品供不应求,可谓价高货少。测算一下,当时取向硅钢与普通建筑钢材的价格比值接近9,也就是说9吨螺纹钢的价值才抵得上1吨取向硅钢。今年7月1日,同型号的武钢取向硅钢,报价仅为19300元/吨,不仅报价已经腰斩过半,而且与建筑钢材的价格比值也下降至4.9。取向硅钢,这颗现代钢铁业“皇冠上的明珠”,已经到了陨落的边缘。而这一切,都缘于硅钢产能的集中爆发。
2007年以前,武钢是我国惟一一家能生产取向硅钢的钢厂,其他寥寥几个企业,只能生产普通硅钢。
硅钢价格高,利润丰厚,吸引着企业的注意力。国内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其中宝钢步伐最快,2008年试产成功,生产出第一卷取向硅钢;2009年,宝钢的取向硅钢产能规模已达10万吨,当年实现产品销量8.89万吨。硅钢已被列为宝钢重点推进品种,2009年度报告显示,宝钢的无取向硅钢年产量已突破100万吨。
头虎争食,群狼在后。盯着硅钢这块肥肉的,不只有宝钢,后面还有一长串名单:鞍钢、华菱、马钢、太钢等。
2009年,鞍钢的硅钢生产线投入生产,2010年全面投产后,鞍钢的两条硅钢生产线年总产量30万吨,其中取向硅钢20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10万吨;太钢的无取向硅钢产能为30万吨;马钢冷轧硅钢完全投入生产,年产硅钢片40万吨。进入今年5月份,通钢冷轧硅钢CA-1机组投产,具备了硅钢生产能力。后期将要投产的还有首钢迁钢冷轧硅钢项目,本钢年产20万吨的无取向硅钢项目也将于2010年底投产。
进军硅钢的不只是国企,民营企业也开始染指硅钢项目。今年5月,天津一家企业投资建设年产130万吨的冷轧硅钢生产基地。
更大的投资,还是来自于既有钢厂的扩建。2009年,武钢生产硅钢100万吨,取向硅钢35万吨。今年5月31日,武钢集团宣布,三硅钢工程的最后两条生产线已经全面达产。至此,武钢具备了年产200万吨硅钢的能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
项目扎堆,企业眼中只有“高精尖”
硅钢市场江河日下,是什么在冲击着硅钢市场,又是谁在撕裂硅钢的尊严?
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是市场经济的不变恒理。但硅钢项目依旧炙手可热,不能忽视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力。
从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到《钢铁兼并重组条例》草案、《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以及尚在编制中的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产业政策一直在驱使着中国钢厂前进,使得国内钢厂以产品层次为标准,上马高档产品生产线。国内各大钢企纷纷上马新项目,硅钢作为工艺品级别的项目,自然受到了很多企业的追逐。
钢铁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以大为美。企业产量、高炉有效容积等指标,以及简单地划定什么是“落后产能”、“落后生产装备”等,事关企业自身存亡,钢企怎敢怠慢,于是纷纷迈上了提高企业产品层次的征途。另外,国有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生存比盈利更重要,企业亏损了,政府可以给补贴,但关停则是企业领导无能的表现,而员工失业、税源减少更是地方政府所无法容忍的。
这样,钢铁企业虽然一直在喊“做强做大”,但在政策驱使下,现在钢厂不但没有做强,反而先做大了。2009年,世界前10大钢厂粗钢产量排名中,中国占据了5家。
同时,为了配合政府的产业升级,国内大大小小的钢厂一窝蜂似地上马高端产品生产线,能上板材的不上建材,能上汽车板的不上热卷板。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国内稍有些实力的企业,都将触角伸向了硅钢和取向硅钢。
2009年,武钢股份的业绩下降七成,全年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取向硅钢产品的价格单边下降,成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尽管武钢在努力提升自身硅钢产品水平,但随着宝钢的大量投产,以及鞍钢、华菱的取向硅钢产能也在释放,取向硅钢的高盈利时代已经过去。
盲目上马,低端市场风险已显现
硅钢的市场份额究竟有多大?硅钢主要用在电力电器行业,其主要产品是变压器。2009年我国变压器产量增长率为7.39%,这样一个保持自然增长的行业,想要消化掉爆炸般的产能,显然力不从心。
随着我国硅钢项目陆续上马,硅钢产品进口减少,出口量逐年递增,硅钢的进口依存度明显下降。2000年,全国冷轧硅钢片产量58万吨,硅钢片进口依存度为64%;2006年,依存度降到28%。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电工钢板(又称硅钢片)产量达451.17万吨,同比增长7.1%。同年进口硅钢产品83.54万吨,出口硅钢产品10.87万吨,2009年净进口72.67万吨。大概计算一下,2009年我国硅钢的进口依存度为13.87%。目前硅钢的替代进口仍在继续,今年前4个月,全国的电工钢板产量181.10万吨,增长44.2%。
简单的进口依存度,反映不出中外硅钢的发展差别,近年来进口量逐年减少的主要是无取向硅钢,中国钢厂生产的多为中低牌号的无取向硅钢。进口硅钢结构中,占比例大的是高牌号的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占到了2009年进口总重的94.6%。出口产品中,基本是非取向硅钢,10.87万吨的出口总量中,占到了96%,达到10.4万吨。另外,进口产品附加值较高,尤其是宽度≥600mm的取向硅钢,2009年进口均价每吨在4000美元,与我国的硅钢出口均价854美元形成了鲜明对比。
由于我国硅钢产量快速增长,2009年增幅达44.2%,以当前新开工和新达产硅钢项目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硅钢产量增长将高于这个数字,估计2010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这比去年全年产量及进口量之和还要高出上百万吨。
但不能简单做出判断,认为国内硅钢产能扩张将能完全替代进口,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目前中国在建的硅钢项目,多数层次较低,赶不上武钢的品质,不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一些特殊需求还只能从日本等国家进口。在中国市场上,相同型号的取向硅钢日本钢厂报价要比武钢高出2000元/吨。
目前低端硅钢市场风险已经显现出来。5月中旬,上海钢材市场上的中低牌号无取向冷轧硅钢卷市场行情呈现“倒挂”态势,5月份订下主流钢厂远期合约的经销商,陷入“出厂价高于市场价”的窘境,经营的压力和风险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而上述项目达产后,硅钢产能释放,将进一步加剧国内低端硅钢市场的竞争程度。
同样,取向硅钢市场也面临着威胁。今年4月份,历时一年的商务部取向性硅电钢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决定自4月1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该产品正式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裁定从价补贴率从11.7%~44.6%不等。这是我国首次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就定位在硅钢,可见国际硅钢市场竞争比国内还要激烈。
宝钢们仍热衷技术“单干”伤害了谁
赫荣亮
硅钢赛跑,谁能坚持到最后,这要看市场淘汰结果。按照市场需求量,最后硅钢项目投入产出较好的,应该不会超过3家,而且武钢的那段高额利润的美好时光将不复存在。
后期跟进的硅钢项目,达产后将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硅钢产品用途较为单一,市场容量既定,多出来的这些项目面对的将直接是低负荷生产。预计未来中国钢铁各条生产线上,硅钢项目的生产波动幅度将是最大的一个品种。
硅钢产能扩张,是国内钢铁企业的生存缩影。钢厂想要取得市场优势,就要掌握领先产品和独有产品。但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源,企业一面喊着产能过剩,一面上马新项目,将市场丢弃在脑后。
更值得反思的是,国内钢企合作少。宝钢独立研发硅钢项目,就是一个例证。
2008年,宝钢生产出第一卷取向硅钢。宝钢的研发成本有多少,我们无从得知,但从宝钢的10余年的研发跨度,可见其投入的手笔之大。
宝钢另起炉灶,研发的是武钢已经成型的项目,武钢集团已经走过了这段历程。设想通过技术合作,以武钢的取向硅钢技术,加上宝钢的投入力度和上硅钢项目的决心,共建硅钢生产线。这样,通过换来的资金或股权,武钢可以加大投入研发高端冷轧硅钢,那样的话,武钢的三硅钢项目就有可能已经达产5年了,而不是今年。而且,武钢的硅钢技术将更完善,将有可能超过新日铁等企业。
很不幸,这只是一厢情愿,仅仅假设而已。我国大中型钢企大多是国企,但他们基本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同为央企,联系也很少。各家钢厂独立研发高端硅钢项目,这就是一个重复工程。独立研发,挤占了本来就少的科研经费,消耗了资源、人力,更消耗了宝贵的时间,耽误了中国钢铁行业赶超国外硅钢技术的机会,无论建设多少条硅钢生产线,也无法弥补与国外高端技术的差距。
中央企业的技术交流如此困难,其他层次的国有企业技术交流将更加困难。
但我们要追问,硅钢技术的重复开发,浪费的是国家的钱,浪费的是全国人民的钱;同样,也要追问,国有企业的技术交流怎么这么难。
而且,比钱更珍贵的是时间,10年时间,双方合作,将能开发出多少成果,产生多少效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铁矿石谈判中国企业永远是一盘散沙,永远有“内奸”。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这就是国有钢企的窘境。
国有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尚如此困难,就更不用奢望进行股权等进一步交流合作。这一切,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深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