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行业需求的刺激下,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创历史新高,占全球钢产量的接近一半,但进口大幅增长14.3%,出口却下滑高达58.5%。受钢价低位波动影响,国内钢铁企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同时产业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从国际上看,2009年钢铁行业全球贸易摩擦达到新高潮,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国内看,中高端钢铁产品面临国内产能过剩、进口低价冲击的双重压力,铁矿石依存度高,价格谈判受制于人。
生产快速恢复
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快速恢复,从5月开始,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同比增长13.5%;钢材产量6.9亿吨,同比增长18.5%;生铁产量5.4亿吨,同比增长15.9%。2009年中国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达46.6%,同比提高约9个百分点。2009年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65亿吨,破纪录地比上年增加1.12亿吨,同比增长接近25%,占全球比例也达到46.4%。
2009年,我国出口钢材2460万吨,同比下降58.5%;进口钢材1763万吨,同比增长14.3%;出口钢坯4万吨,同比下降96.6%;进口钢坯459万吨,同比增长17.7倍。2009年,直到11月份累计折合粗钢才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全年净出口286万吨,同比下降94%。同时,全年累计进口铁矿石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
2009年的钢价总体呈现W型低位波动运行态势。2009年国内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为103.12点,比上年平均下降33.54点,降幅为24.54%。特别是2009年末,市场需求显著增加,经销商纷纷增加库存,国内钢材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运行态势,钢材价格持续小幅上升,年末,国内CSPI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6.4点,比年初上涨3%。
受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2009年国内钢铁企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自2008年10月起,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续7个月亏损,累计亏损524亿元。随着钢材价格的回升,企业去库存化的完成,钢铁企业开始扭转亏损局面,2009年5月实现当月扭亏。68户大中型钢铁企业,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2478.6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实现利税1258亿元,比上年下降33.3%;实现利润553.9亿元,比上年下降31.4%,环比增加30个百分点。
贸易保护等问题凸显
2009年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钢铁业日渐盛行。一方面,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保护本国钢铁业。2009年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中,涉及钢铁及其制成品案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数量多、类型多。全年全球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为22起,同比增加1起,占全年总数的20%。二是涉案金额高,产品附加值高。尤以美国对我油井管案制裁最为突出,涉及金额32亿美元,无缝钢管、金属丝网托盘涉案金额分别达到3.8亿和3.2亿美元。三是发起国家集中。美国发起12起,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阿根廷和加拿大,各2起。另一方面,越南、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直接提高钢材进口关税保护国内产业。
钢铁产能到2008年底达到6.6亿吨,2009年又有超过5000万吨的产能建成,根据经合组织预测,到2012年中国钢铁产业将过剩1.5亿吨。2009年以来,钢铁行业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高端产能过剩,低端产能相对不足。对建材尤其是螺纹钢和线材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建筑钢材特别是铁路建设所需的钢轨产量已达历史新高,螺纹钢、线材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90.9%,90.0%,而热轧板卷、中板等板材品种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状况。
由于2009年全球市场萎缩,钢材价格大幅跳水,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钢材阶段性价格一度高于国内钢材,导致全年进口大幅增长14.3%。2009年,从品种看,进口增速超过钢材总进口增速的钢材品种共有10个,其中增速最快的是热轧薄宽带为395.4%,这些钢材大部分为中高附加值产品。
2000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连年递增,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同比增长41.44%,对外依存度高达69%。
此外,2009年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钢铁行业前五强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只有29.1%,产业集中度仅提高0.5个百分点,前十强的集中度也只提高0.9个百分点,离国务院《规划》提出的“到2011年达到45%”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
伴随着经济全面复苏,地产、机械等钢铁主要下游行业将迅速恢复;汽车、家电在政策刺激和需求释放的双重影响下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大量基建项目在2009年开工后进入建设期,用钢需求维持高位。钢铁主要下游的全面复苏将支持2010年钢铁实际需求增速13%,接近2009年14.1%的增速(不包括补充库存的增长)。2010年钢材出口预计会明显好于2009年,但要回到2007年的高水平存在较大困难。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10年全球钢材需求将同比增长9.2%至12.06亿吨。
来源:机电商情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