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内钢厂在亏损边缘的挣扎相比,矿价似乎已经到了应该“回落”的时期。据多家外媒报道,由于担心中国铁矿石需求量的不确定,近来在外国矿商中出现了不少唱空四季度铁矿石价格的声音。
尽管截止到目前,三大矿山并未对四季度的矿石价格有所评价,但是按照惯例,三大矿山将根据6、7、8月份的现货指数均价来确定四季度的矿价,这也意味着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必跌。
“这对于中国钢厂来说,可能会部分缓解目前的成本压力,但是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却仍摆在眼前。”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铁矿石价格或下跌8%
在持续低迷的国内钢材市场面前,国外矿商终于开始调低自己对矿价的“心理预期”。
道琼斯通讯社24日援引巴西铁矿石供应商MineracaoeMetalicosSA一位官员的话报道说,今年第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可能会在第三季度基础上下跌8%。无独有偶,日前澳大利亚FMG矿业公司CEO安德鲁·福里斯特表示,随着中国钢铁市场走软,全球铁矿石价格面临进一步波动,可能下跌25%,9月份的铁矿石价格可能从6月份的130美元每吨降至100美元。
MineracaoeMetalicosSA负责销售业务的官员ChequerBouHabib20日在圣保罗的一个经销商会议上讲话说,第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将比第三季度略有下降,但可能会比第二季度高。今年第二季度铁矿石短期协议供应价格基本维持在112美元/吨的价位上,第三季度则上涨到144美元/吨左右。
“我们必须做好接受市场下滑的准备”。安德鲁·福里斯特则认为,中国需求下降不是因为国内经济失去动力,或是指数定价取代长协定价所导致的,属于正常供求变化。
中国需求低迷施压矿石价格
据悉,中国7月份进口铁矿石513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2%。而相比较淡水河谷公布的三季度每吨144美元的季度价格,铁矿石现货价格曾经一度跌落回每吨120美元,现货市场和季度价格强烈的反差背后,是钢铁产量激增造成“供过于求”的不争事实。
笔者了解到,6月份77家大中型钢厂当月利润共计62.5亿元,比起5月份77家大中型钢厂的利润100.44亿元,缩水了近4成。而7月份以来,大部分国内钢厂开始全面亏损。
一位华中国营钢厂中层向笔者坦言,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落水更多反映了钢材市场低迷,而对于钢厂来说一方面要履行和三大矿山分别签订的季度合同,支付更多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面临低迷钢材市场需求。而对于后期钢材市场的判断,上述人士表示,像2009年那样,有国家四万亿投资拉动带来钢铁需求激增的日子不可能再有了,必然会影响铁矿石的需求。
不仅对于中国需求的担心,目前全球制造业遇冷的大趋势也使以铁矿石为代表的资源价格承压。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数据不仅弱于预期,而且出现向下拐行的态势。
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全美制造业指数从6月份的56.2下降至55.5,不仅创半年来新低,而且为连续两月下滑,与此同时,采购经理人新订单指数下降至8个月来的低点。在欧盟,据金融信息公司Markit公布的数据,欧元区6月份PMI指数终值降至55.6,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低。
与欧美一样,日本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不好看,制造业的产出指数自6月份的55.9降至7月份的53.8,为13个月来低位。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全球制造业下滑,不仅使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更是从基本面上遏制了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升空间。从欧美官员对经济前景的态度看,今年之内难以实现全面复苏,第四季度的资源价格并不乐观。
铁矿石后期判断仍不明朗
实际上,新的铁矿石季度定价模式下,外国矿企更将着眼中国现货价格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对行业趋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同于年初一味高谈市场需求旺盛。
近期,三大矿山之一的力拓高层到华后,“破天荒”的接受了国内相关媒体的采访。其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表示“把改善与中国客户的关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他同时首次次提出了对中国需求的预测,应当融入一种理性思维。
艾博年坦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多么令人惊叹,终究会趋向平稳。较之2010年9%左右的增速,未来十年的GDP增速将会放缓。然而,与成熟经济体相比,这样的增长速度依旧十分强劲。综合各种因素,预计未来矿业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高出全球经济的平均水平,但它将呈现波动性和非连续性上升的特点,形成所谓的“锯齿型”走势。
“但是不能盲目乐观。”徐向春表示,如果严格按照季度定价的游戏规则来判断,6、7、8月份的现货均价应该在每吨130多美元,这意味着三季度的价格应该回落到这个价位。但是最终的定价可能停留在每吨接近14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现货价格又在逐步回升,这意味着,即使四季度钢厂可以获得短暂的“喘息”,随着后期铁矿石价格的回升,钢厂又将继续面临来自成本的重压。
来源:兰格钢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