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矿石价格的过去
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稳定的矿石供应来源,日本钢铁企业通过贸易财团,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铁矿石厂商签订了10年―15年的长期合同。这些合同约定了每年的供应量,但价格由每年全球重要的钢铁企业和铁矿石生产商广泛讨论后达成,此价格称年度铁矿石基准协议价。该价格决定体系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
铁矿石长协机制是利用钢铁企业和铁矿石供应企业的利益互补建立起的长期依存关系,其将短期利益长期化,将国际贸易变成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里的交易关系,也稳定了铁矿石价格的波动。
根据统计数据,从1981年至2000年的20年间,铁矿石年度价格调整幅度均未超过20%,其中超过10%的为7次,而涨价和跌价的年份基本是各占一半。长协制度的存在,成为铁矿石这个贸易量仅次于原油的世界第二大大宗商品长期缺席世界各主要交易所的原因。
二、中国与铁矿石价格
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当年末,中国首度参与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2004年中国接受了日本新日铁公司的谈判结果,即价格上涨18.6%。2003年―2009年,是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产量迅猛增加的时期,同时中国企业也见证了铁矿价格节节攀升的过程。
中国钢铁工业的特殊格局使其在长协价之外还滋生出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货矿市场。由于众多国内中小钢厂拿不到矿山的长协矿份额,所以只能以现货的形式向澳洲、巴西或者印度的矿商购买铁矿,随着中国中小钢厂的不断壮大,铁矿现货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三、铁矿石价格的现在
金融危机或许给予了中国人争取铁矿石“中国价格”的机会,但2009年轰轰烈烈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终只是以临时价格草草了事,此事也预示了长协谈判体系有破裂的可能。在2010年3月,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CVRD率先宣布改变原有的销售政策,执行更为灵活的铁矿石定价模式,原有年度基准定价机制改变为季度定价。之后,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RioTinto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BHPBilliton紧随淡水河谷宣布与多数亚洲客户以到岸价并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价格协议,从而取代以往的年度价格合同。持续近40年的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机制名存实亡。
就在季度定价协议墨迹未干,仅仅试水两个季度之后,上个月全球三大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又开始游说我国钢厂采取更新的定价方法――月度定价。定价周期越来越短,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向现货价模式靠拢。
四、铁矿石价格的将来
长协价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后,铁矿石价格的波动性将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显现,价格风险将不断增大,期货、掉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品将发挥更大作用。事实上,众多金融机构已经瞄准了这一巨大的目标市场,铁矿石金融化产品已经渐露端倪。
2009年4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了TSL指数作为其全球首个无缝钢管场外交易清算机制。在最开始的3个月,采用这一指数的交易量加起来不到100万吨。但跟着去年下半年三大矿山开始推行短期化合约,TSL指数交易日渐活跃起来。
6月29日日本三井商社Mitsui宣称与瑞士信贷CS签署了该国首份铁矿砂掉期交易合约。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也于7月11日推出针对中国进口的铁矿砂掉期期货交易。
作为世界铁矿现货销售的最大市场,印度商品交易所ICEX9月6日发布一项声明称已与印度矿业联合会FederationofIndianMineralIndustries签订了一项合约,将共同研发铁矿石期约。ICEX为印度成交量第三的商品交易所。
投机商和金融资本正在无孔不入地向铁矿公司股权、铁矿销售定价、铁矿信息编制等铁矿石贸易的各个环节渗透。铁矿砂从单纯的资源性商品正转变为金融资本涉猎的领域。
或许至今依然有很多人期待重新回归长协机制,但从历史潮流来看,大宗商品定价的金融化是必然趋势。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原油定价机制改革、80年代初期铝定价机制改革,以及21世纪初动力煤定价机制改革等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市场都从采用基本固定的价格,或者按年度确定价格,逐渐转变成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合约。之后,大宗商品市场逐渐开发出了衍生品合约,先是场外掉期合约,接着是期货合约,让消费者和生产商得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如此来看,铁矿石价格距金融化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近。
五、铁矿石金融化的博弈影响
倘若铁矿石彻底金融化之后,其价格趋势将呈现何种状态呢?我们不妨参考一下世界第一大宗商品--原油。原油的标价单位是桶,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为准,把它换算成吨来与铁矿的价格进行比较。这种原油每吨折合7.33桶,可以得知一桶价格在70―80美元的原油,以吨计价的话是510-580美元/吨。铁矿石价格如果彻底金融化之后,它的几个特点将更容易被金融力量夸张化:一是高垄断性,二是较高的成本。澳洲、巴西的优质铁矿成本在20美元/吨左右,而沙特的原油成本约为10美元/桶。产品金融化尤其是期货化之后,更多的非实业买家将介入铁矿这一体系,庞大的指数及对冲基金也会将铁矿当成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投资配置品种。届时铁矿的价格将被虚拟化和金融化,它反映的将不是简单的供求价值规模和上下游利润分配体系,而成为财富分配和转移的工具。
来源:中国钢材价格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