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节能减排措施卷土重来,山东、河南、安徽相继减产后河北唐山再度限产,中钢协数据称10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降至156.3万吨。钢厂开工率下降,产量下降影响钢厂资源投放,钢材市场同时去库存,以缓解供应压力,对于库存高企、钢价低位盘整之钢材市场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就目前的基本面看,房地产受到抑制,加息因素增强通货膨胀预期,钢材市场难有极端的大行情,四季度震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山东河南各大钢厂关停限产 河北唐山再传限电
政府节能减排的目标还未实现,按照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20%的预定目标,“十一五”前四年已完成15.61%,但2010年上半年能耗指标不减反增,意味着下半年要完成5年规划中四分之一的任务,因此近日发改委官员明确表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强制性节能减排措施卷土重来。
10月,山东、河南及安徽等省市相继传出限电限产声音。其中山东济南地区部分钢厂自15日起每月停产7天,3个月累计停产20天,减产幅度普遍在30%,个别达50%。所涉及钢厂有闽源钢铁、庚辰铁厂、黄河特钢以及山东钢铁集团旗下某钢厂。
河南地区钢厂接到限电45%的通知,其中林州地区从原来的5亿度限到2.9亿度,当主导钢厂即安阳钢铁已停产两座400立方米高炉。而安徽省钢厂自10月14日至11月10日将采取限电措施。
山东河南限电,对市场的影响似乎没有9月份那一波限产限电显著。河北作为钢铁生产大省,市场对河北限产的关注度较高。
10月即将结束,有报道称,10月26日早7点,河北唐山丰润区所有钢厂遭强制性断电,并持续至11月1日。而为完成10月份用电限额计划指标,其他能耗相对较低的钢厂仍然执行严格的限电措施。此次限电力度远远超过了9月份,未来几天唐山地区大面积停产限产,将导致带钢、线材、螺纹等库存的急剧下降,其影响将在未来两个月有所体现。
中国粗钢产量继续回落 供求压力或有缓解
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4,570万吨,同比减少5.9%。9月全国粗钢产量较8月份的5,164万吨下降了369万吨,较2009年9月份5,071万吨也下降了276万吨,这是全国粗钢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降,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下降。9月节能减排部分地区钢企大规模停产限产导致9月粗钢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缩减。据统计局21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测算,中国9月粗钢日产量159.83万吨,较8月的166.58万吨下降6.75万吨。
而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10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达156.3万吨,环比上旬下降3.9%,同期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1,341万吨,日产量为134.1万吨,环比上旬下降2.4%。对比发现,10月中旬的这个数据,156.3万吨也低于9月粗钢的日产量159.83万吨。
期钢10月行情相对平淡 整体保持区间震荡
从期钢的走势看,螺纹1101合约在10月份基本维持在4,250至4,350元/吨区间波动,在10月13日螺纹主力完成换月移仓。盘面看,10月8日至28日的15个交易日内,1005合约有10个交易日曾突破4,500关口,最高点是10月19日的4,553元/吨,但在4,500关口多空争夺激烈,虽然多次突破,但是又连连失守,价格区间未能有效上抬至4,500至4600一线,故螺纹1105合约10月份基本波动于4,400至4,500元/吨区间,震荡幅度较为有限。
10月还有29日最后一个交易日,从目前的基本面来和技术面看,大幅上攻的可能性较小。1101和1105两个合约在10月未出现像8月末至9月份那样的调整。
9月份期螺波动剧烈,市场对政策反应强烈。螺纹主力1101合约自8月25日至9月2日这7个交易日里连续收阳,涨势如虹,9月3日略微调整收阴后,6日多头再占上风,跳空高开后震荡攀升继续以大阳线报收,在8月25日至9月6日里,可谓是“尽看多头表演”,9月6日1101合约亦涨至4,600元/吨附近,达4,592元/吨创近期新高。9月7日始,钢价开始连续下滑,半个多月里,钢价一泻千里,虽然期间有一两个交易日收阳,但是难改下跌主流,螺纹1101合约再度跌至4,200元附近,最低触及4,196元/吨,跌幅最高达8.7%。在“金九银十”的旺季炒作和“限产令”下,钢价可谓上演了黄金九月“最后的疯狂”。
钢材难有极端大行情 或维持震荡调整
节能减排是国家的长久政策,2010年年底之前需要完成“十一五”的目标,而且“十二五”期间为了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节能减排也会成为一个重点。后期国家可能不会单独采用限产限电“一刀切”似的方法,而更多利用市场手段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转变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式,如,加快行业内企业并购重组,由之前的粗放式发展变为集约式发展等。
由此来看,对于钢材算是一个长期利好,但就目前的基本面看,房地产受到抑制,加息因素增强通货膨胀预期,钢材市场难有极端的大行情,四季度震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