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存在下降的风险。美国政府曾先后使出多种刺激手段,但始终未见明显成效。近期美国则在原有的刺激基础上抛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uantitativeEasingMonetaryPolicy2.0),希望以此来刺激美国经济,降低失业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质是通过“新创造出来的”现金购买银行资产,以此刺激资本供应和国家经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适用的对象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向它们提供流动资金,并买入它们的坏账,增加流动性,促使银行业向企业放款,使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恢复正常。
回顾历史,美国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310358,基金吧政策”。该政策对外采取了两项措施: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股价普遍下跌,严重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西方主要经济体步入“奔腾式通货膨胀”时期。
2001年,日本央行做出了惊人的举措,采用了一个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在零利率基础上实行的进一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应对出现的通货紧缩。其做法是将大量超额资金注入银行体系中,使长短期利率都处于低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对抗通货紧缩。金融危机会极大地打击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市场的“去杠杆化”过程会很漫长,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金融市场的交易很难正常;另外,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货币市场的自由化,一个国家无限制增加流动性供应未必能够刺激银行业对本国的放贷。当货币的回报率境外与境内存在剪刀差时,货币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境外。
再将视野拉回到当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就赶忙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在随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10000亿美元的储备,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然后通过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上周三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将采购6000亿美元的国债,以进一步拉动经济复苏。美联储将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区间不变。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于向全世界发行美元,最终是向新兴国家输出通货膨胀。
输入性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流动性近乎泛滥的情况下,钢材市场价格前期依然维持在低位徘徊,与其它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价格相比上涨幅度较小。但是,进入到了11月份以来,螺纹钢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均开始了大幅拉升的行情。截至11月9日短短地七个交易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RB1105就上涨将近350元/吨;全国钢材现货市场的16-25mm的二级螺纹钢,也普涨300元/吨以上。
钢铁行业受到调控后,产量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10月的粗钢产量环比已经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8日发布的最新旬报显示,10月下旬其会员企业粗钢产量为1463万吨,全国估算值为1719.9万吨,日均产量分别为133万吨和156.4万吨,与中旬基本持平。旬报同时显示,10月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58.6万吨,环比9月的161.8万吨略有下降,降幅约为2%。
钢材市场的厂家、商家在“金九银十”阶段普遍静态关注库存,而忽视了库存消费比一直持续下降的现实,并放大了房地产调控在今年内所引起的利空因素,特别是对建材需求的抑制(其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值得关注,但调控绝不是几个月可以完成的,可能要几年时间),使得市场处于倒挂状态。但是螺纹钢社会库存在整个十月悄然减少41.346万吨,特别是11月的第一周更是大幅减少32.053万吨,呈现供给紧张、无法满足需求的状态。
纵观今年已经过去的10个月的钢铁市场,钢铁产业持续受到抑制。从6月开始,工信部下达了产业治理政令,随后为完成“十一五”工作目标展开的节能减排、停电限产更是导致钢铁短期供给出现紧张,截至目前,停电限产的“风暴”依然没有停止。产量缩减之后,除了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外,对钢厂的盈利水平也产生了影响,要盈利需要价格上涨,则必将引起钢铁企业竞相提价。
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显现了巨大的压力。上游原燃材料成本价格继续上涨,国际铁矿石CFR价格(62%品位)又回到了160美元/吨的水平,国际资源品价格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上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3天将有20-30元/吨转嫁至钢材的成本上,这也将推动钢铁市场价格的上涨。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被美国当作是一剂强心针,但其结果必然是美元贬值,低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基本消失,资金不断地追求回报率而蜂拥购买风险资产,流动性过剩将对市场不断地注入资金活力。因此,前期较少受到资金青睐的钢材,近期将迎来疯狂的补涨行情。
来源:和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