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0-12-14





“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符合全省人民的愿望,既是动员令,又是进军号,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统一全省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白银实际,谈四个方面的认识和打算。

一、跨越式发展是省委对全省未来五年的战略把握

省委把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为谋划全省“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这既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也是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刻把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待。省委提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强调量的扩展,更加突出的是质的提升,是渐变和突变的辩证统一,是需要和可能的统筹考虑。现在,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基础已经奠定。只要我们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这次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科学谋划,狠抓落实,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做大总量是白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国办29号文件明确要求兰白核心经济区要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无论是从白银新的战略定位考虑,还是从白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必须始终面对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市既面临诸多共性的政策支持,还享受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殊性政策支持;特别是省上突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扩大了白银的发展空间,全市人民求富图变的积极性空前迸发。为此,我们着眼做大蛋糕、扩大就业、增加积累,立足于跳起来摘桃子,初步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三个翻番”。我们要坚持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为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实现白银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害在工业

白银市是一个工业主导的城市,但工业发展面临资源依存度高、产业链条短、能源消耗量大等突出问题,能不能实现白银的跨越式发展,要害在工业;能不能实现白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也在工业。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对“十二五”期间白银工业发展的初步考虑是:在继续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立足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定地、大踏步地步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努力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的新突破。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一是有色金属工业。发挥白银有色金属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坚持面向国际国内拓展原料市场和延伸产业链并重,全力实施好“25663”目标,即有色金属产量确保达到150万吨,力争200万吨;铜铝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5万吨,努力在新型合金材料、新型稀有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稀土深加工产品、铝型材及专用铝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色金属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利税达到60亿元以上;主要生产能力争取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形成。

二是精细化工产业。发挥银光集团特种化工核心技术和TDI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加强协作联合,吸引国家军转民化工项目向白银聚集,进一步扩大TDI生产规模,争取实施10万吨PC聚碳酸酯项目;促进上下游配套,建设醋酸、甲醇、涂料和化肥等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在碳纤维、锂材料、电池材料、氟材料等新型产业领域有所作为。

三是能源新能源工业。围绕建设西部复合型能源基地,促进传统能源改造提升,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施大唐景泰电厂二期、国电靖远发电公司上大压小、白银热电联产、平川煤矸石发电、黄河靖南峡水电站等重点工程。

四是装备制造业。以引强入银为重点努力培育风电成套设备、专用汽车、矿用电器、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力促“高温超导电缆”、“核聚变磁体用电缆绞缆”等高科技计划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建设新型特种电缆研发生产基地。

五是陶瓷和建材工业。开发陶瓷系列产品,建设陶瓷工业园。依托中材集团,推广水泥生产新工艺,整合提升区域水泥企业。开发节能环保和高档轻质装饰材料。

六是农产品深加工业。依托雨润肉制品、蒙牛乳业、汇源果汁等企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建设马铃薯、小杂粮、啤酒大麦、红枣、枸杞五大区域优势产品基地,培育粮油、淀粉、肉蛋奶、果蔬、饲草、啤酒麦芽等龙头加工企业群体。

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白银跨越式发展

实现白银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干部。要重点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驾驭市场、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水平。主要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引导进入白银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鼓励他们在各自领域敢于做大、敢于露富、敢于争雄,支持他们大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励企业家放心创业、放手发展。

二是坚持推进合作发展。要敢于让利,以更加博大的胸怀,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与国内外大企业、名企业的联合,通过重组、股权重新配置等途径,依托“特”字号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加强政企互动,深化银企合作,推进强强联合,在协作联合中突破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

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注重培育高水平、留得住的本土创新团队,促进重大装备技术产业化。组建重点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作为联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纽带,以建设白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链式扩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五是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集中有限财力,高效整合资源,把国家级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引领区,把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