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调控政府做媒 民营钢企投靠国企


时间:2010-12-16





  如果不投靠国企钢铁集团,民营钢企是否就真的没有出路?民营钢企又为何会同意这样一个重组模式——国企钢铁集团不出实物资产,仅仅出商誉、管理和技术服务就拿到了民营钢企10%的股权?其实民营钢企怕的就是“被调控”。

  避免“被调控”

  如果不投靠河北钢铁集团,是否就真的没有出路?即便与河北钢铁集团重组,民营钢企又为何会同意这样一个重组模式——— 河北钢铁集团不出实物资产,仅仅出商誉、管理和技术服务就拿到民营钢企10%的股权?

  让一些钢企老板不服气的是,他们的企业成本远低于国有钢企。齐鲁证券分析师周涛告诉记者,2009年民营钢铁企业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三方面的吨钢费用远远低于国有钢厂。

  在这三项费用方面,2009年包钢、鞍钢、本钢、武钢4家国有钢企分别为283元、604元、545元和356元,而国丰、德龙、津西和沙钢4家民营钢企则分别为65元、105元、65元和169元。不仅是这三项费用,民营钢企的生产效率也远高于国有钢企。

  对此,河北钢铁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你应该去问问他们 民营企业为何愿意?”

  其实民营钢企怕的就是“被调控”。

  “断电就是最好的例子。宏观调控来了,首先动的是我们。”河北敬业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从今年9月份开始,作为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率先对省内的钢铁企业进行停电停产。唐山、迁安、武安等多地区的钢铁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被停电停产。

  唐山市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节能减排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政府还给我们停了电。”

  在今年6月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召开的第一届第八次会长 扩大会议上,冶金业商会提出,由于绝大多数民营钢铁企业是未经国家批准的所谓“黑项目”、“黑户口”,因此,在国家制定的《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民营企业很难纳入其中;在《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中,民营企业不能做联合重组的主体,只有被国有企业兼并后才能获得“合法”身份;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中,民营企业也得不到政策支持;在国家制定有关钢铁工业加强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境外办矿等一系列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上,民营钢铁企业一般都得不到支持和鼓励。

  政府“做媒”

  这是一群直到最近几年才暴富起来的群体。从身家上来看,钢企老板丝毫不亚于煤老板。

  2008年以前,钢企老板可谓“日进斗金”。金融危机袭来后,亏损的阴霾不时笼罩着他们。几年前,零星有老板将钢厂卖给了国企或民企。直到今年,大部分钢企老板才真正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

  几个月前,河北省政府公布的一纸文件,给他们指明了一条出路。这份名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控制钢铁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河北省内有关设区市政府要于2010年11月底前将本地2010至2011年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报送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拿着这份文件,地方政府充当“媒人”,给辖内的一些钢企老板讲明文件的“精神”,要求他们配合全省的重组。

  “也是市里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再跟河北钢铁集团进行接触。不重组怎么办?既然政府这样要求,我们只能这样办。”迁安市一家民营钢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也不是所有老板都想跟河北钢铁集团重组。

  就在一年前,河北德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德龙”董事局主席丁立国还说,他几年前就想放弃这个行业了。“宏观调控的对象就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相关问题也最先找我们,铁矿石价格高了也说是我们民营企业闹的。”丁立国表示。

  但是一年以后,他转变了思路。他说:“我要做下去,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我们可以融资,然后用真金白银去收购其他钢铁企业。”

  然而大部分钢企老板无法跟丁立国相比,截至目前全国只有4家民营钢铁企业上市,并且都在海外上市。由于没有融资平台,民营钢铁企业难以展开兼并重组。即便已经上市,丁立国要想展开兼并重组也并非易事,钢铁行业动辄几十亿元的收购金额,没有政府的支持,几乎难以完成。

  大势已去

  “大势已去。”河北唐山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钢铁企业老板对记者感叹道。

  经过最近几个月停电、停产的折磨后,河北为数众多的民营钢企老板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寻找一个“靠山”保护,还是依靠自己顽强地生存下去。

  有5位老板率先选择投靠国企河北钢铁集团,这其中甚至包括产能高达500万吨的河北敬业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则以商誉、管理和技术服务就获得了5家公司各10%的股权。

  虽然有的老板接受不了这样的条件,但是这5位老板的表率作用非常明显,很快,一股投靠河北钢铁集团的风气在河北钢铁产业圈迅速弥漫,一些原本还犹豫不决的老板也泄了气。

  “马上还有一批民营钢铁企业进入河北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田志平向记者透露。

  “重组了可能还会有一条活路,不重组连生存下去可能都成问题。”上述民营钢企老板说。

  也许只有选择加入国企,民营钢企才能避免“被调控”,享受政策红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