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钢企新态度:找国企寻求“庇护”


时间:2011-03-01





一些民营钢企的排斥态度开始松动,主动寻求国有钢企的重组。



“我们仍然与河北一些民营钢企在谈重组的事情,这些民营钢企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但河北钢铁也要考虑自身容量,不可能每一个民营钢企都要接纳。”河北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河北钢铁”)董事长王义芳2月2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河北钢铁已经通过“渐进式重组”收编12家民营钢企。据官方统计,河北省现有100多家钢铁企业,100万吨级以上的民营钢企达40多家。2009年整合重组后,河北钢铁的产量占全省1亿吨钢的一半左右,民营钢企占据其余半壁江山。



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提高集中度的趋势不可逆转,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钢企对未来政策信心不足,只好寻求大型钢企“庇护”。



江苏省一家中型钢厂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内最大的民营钢企沙钢与宝钢进行了长时间的战略合作,不排除宝钢入股甚至入主沙钢的可能性。



河北钢铁大胆谋变:控股民营钢企



在重组民营钢企方面,河北钢铁正准备推出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与之前重组12家民营钢企只持股10%不同,我们打算在以后的重组中进行控股,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扶持民营钢企稳健成长。”王义芳告诉本报记者。



去年12月31日,河北钢铁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方式重组了河北省内的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金鼎重工共计7家民营钢企。去年11月11日,河北钢铁重组河北敬业钢铁、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永洋钢铁和吉泰特钢等5家民营钢企,用的是同样的方式。



所谓“渐进式股权融合”,即河北钢铁以商誉、管理、技术咨询服务、购销渠道等资源入股上述12家民营钢企,并持有重组后新公司10%的股份,并不涉及实际融资。



王义芳说,新的思路源于之前重组12家民营钢企的成功,尽管只持有10%的股份,但通过输出技术和管理、搭建统一的原材料采购和销售平台,“受到了民营钢企的欢迎”。



与河北省一般民营钢铁企业相比,河北钢铁集团技术资源雄厚,目前拥有8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专业研发队伍,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在产品销售上,河北钢铁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定价优势,可以帮助成员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市场判断能力和跟随能力,进而提高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



本报记者了解到,全国目前只有4家民营钢企上市,并且都在海外上市。更多的民营钢企则缺乏融资能力,难以展开兼并重组。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掏上10亿元去做兼并重组,几乎没可能。投靠国有钢企,可以把很多方面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河北一家民营钢厂的负责人李红胜说。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河北省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得到控制,10年来增幅首次低于全国钢铁产量增幅。去年河北省粗钢、钢材、生铁产量分别完成 14458.79万吨、16757.23万吨、13705.39万吨,增幅不但比2009年回落8.18%、18.38%和15.89%,而且低于全国平均增幅4.78、6.25和6.41个百分点。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说,对河北钢铁来说,民营钢企成本优势明显,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去年,河北省每吨钢材平均售价只有706.47美元,分别比全国、江苏、上海每吨钢材平均售价低156.9美元、204.67美元和296.44美元。



调控政策加码:民企主动联姻



节能减排政策也在推动民营钢企向国有钢企靠拢。



2月14日,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对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上市环保核查工作。



这份通知要求,对申请核查前一年内发生过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应不予受理其核查申请;在核查过程中,公司仍存在某些违法情形尚未得到改正的,环保部门应退回其核查申请材料;等等。



“民营钢企上市本来就很困难,通过节能减排调控,会掐断很多民营钢企的融资渠道。接受国有钢企重组,企业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李红胜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行业生产粗钢最多的10家钢铁企业集团合计生产粗钢30473.3万吨,占全国粗钢生产总量的48.43%,同比提高3.61%。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去年9月,节能减排风暴席卷河北,首当其冲的就是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较少的民营钢铁企业。李红胜说:“节能减排一限电,就让我们陷入极大被动。”



在节能减排风暴之后,去年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要求对钢铁项目进行一次性清理。清理内容主要包括产能总体情况、项目核准情况、项目用地情况以及项目节能环保等。



河北一家民营钢企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正四处找关系,想与河北钢铁谈重组的事情,“现在,钢厂要获得齐全的手续太难了。先前一些民营钢企去跑批文,没能成功,自己现在去弄批文就更难了”。



这位负责人说,与其让企业因手续问题被关停,还不如趁早找个合法的“婆家”,也许只有选择加入国企才能避免“被调控”,享受政策红利。



重组方式花样不断



与河北钢铁的“渐进式重组”不同,太原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太钢集团”)重组美锦钢铁的方式是“委托式经营”。



太钢集团旗下的临汾钢铁公司,在去年底与美锦钢铁正式签署了委托经营协议,太钢将从产品产量到市场份额、从节能减排到安全生产等方面对美锦钢铁进行全面管理。双方委托经营协议期为5年,临汾钢铁将派出管理班子负责美锦钢铁的日常经营管理。



太钢集团一位市场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刚开始接触时,太钢集团希望直接兼并重组,但经过多轮协商,美锦钢铁方面只接受委托经营这种方式。

按照《山西钢铁业整合规划方案》,太钢集团将成为太原、吕梁、临汾、运城4市的钢铁产能整合主体,美锦钢铁正在辖区之内。



上述太钢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太钢集团计划于后年对民营钢企海鑫钢铁进行重组,不排除采用这种方式。



李新创表示,这种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组,但能为下一步联合重组打下基础。



在国有钢企重组民营钢企的案例中,真正完成收购的只有一例,即宝钢2009年以20亿元收购宁波钢铁公司56.15%的股份。



但宝钢与沙钢的战略合作则是一团迷雾。



上述江苏省一家中型钢厂的内部人士表示,早在前年,曾传出宝钢与沙钢准备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但最后不了了之。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 曾公开表示:“当然有可能合作,但双方还在谈,能不能谈成我还不知道,就算谈成,还要经政府批准。”



有分析师认为,宝钢和沙钢尽管主业同为钢铁,但本质上是两种类型的公司,相比于合并,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可操作性更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钢铁行业中,这种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重组,应该借鉴河北钢铁重组其他钢企后实行的政策,即“统一纳税,再向地方政府返还”,这样能最大程度地照顾地方政府的利益,保障重组顺利进行。



在当前情势下,民营钢企的重组诉求并不一定能满足。王义芳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北钢铁不会把落后产能也‘收编’其中,不会做落后产能的‘保护伞’。”



相关链接

钢铁行业整合方式



现有的钢铁业整合方式分为以下四类:委托经营式、抱团式、挂靠式和收购式。



委托经营式



太钢集团2010年11月1日发布公告称,10月31日太钢集团与美锦钢铁正式签署《委托经营管理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合作以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正式开始。临钢公司将组建一支经营管理团队,对美锦钢铁的资产、业务及资金进行生产运营管理。



抱团式



唐山渤海钢铁集团和唐山长城钢铁集团就是抱团式整合。两家整合企业在2008年底就已经挂牌,但是二者整合后结构仍然较为松散,并购整合有名无实。



抱团式并购整合方式,能够很好规避国家政策风险,符合国家并购整合的指导思路。数家民营企业以合资的方式成立新企业一方面较好地明确了合资企业的权责结构,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企业命运受制于人。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三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整合的实质性需要得到确认。第二,原有企业利益及权力结构的协调是整合成功的关键。第三,新企业要有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并购式



沙钢集团以20多亿元现金,收购了河南省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近80%股权;宝钢集团以20亿元收购宁波钢铁有限公司56.15%的股份。



这种方式有利于主导企业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业务整合。无论是淘汰落后的执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还是经营战略的制定都可以在集团层面上统一协调决定,是整合民营企业较为理想的方式。但并购式会给大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企业需要支出大量的现金,如果购入企业对自身的整合效益较低,则相当于购入企业承担了民营企业退出钢铁行业的负担。这种方式只适合解决“点”的问题,而无法整体解决中国钢铁行业整合中“面”的问题。



挂靠式



河北钢铁针对民资的收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资产或者股权收购。重组完成后,河北钢铁吸纳12家新公司成为集团成员企业,将各家后续发展纳入集团总体规划。重组后,集团将适时向12家新公司派出管理、技术团队,共享大宗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等平台。河北钢铁将会向重组对象输出技术、管理,被收编对象则将向河北钢铁集团支付一定的管理费。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