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大于求导致钢铁业效益偏低


时间:2011-03-01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数据显示,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在下降,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91%,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2%的平均利润水平。

   在中钢协日前召开的2011年第一次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发布会上,原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特约首席分析师罗冰生表示,2010年钢铁生产成本上升,钢材市场价格下降,导致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是致使去年钢铁行业运行效益偏低的重要原因。
  

  钢铁业总体盈利水平偏低
  

   根据中钢协统计,2010年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8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8%;实现利税159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5%;实现利润897.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02%,盈利总额明显提高。

   但另一方面,代表钢铁行业生产成本的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在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的情况下,2010年仍比上年上涨19.67%,在市场钢材价格整体处于低位,而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下,企业盈利空间压缩。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91%,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2%的平均利润水平。

   从去年初以来,进口铁矿石、焦煤等原燃料采购成本不断上升,仅进口铁矿石一项,2010年进口铁矿石61864.47万吨,比上年减少913.47万吨,而2010年使用外汇794.27亿美元,比上年多用汇29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00多亿元,全部进入钢铁生产成本。据统计,2010年与2009年比较,国产铁精粉同比上涨46.44%,进口铁矿石同比上涨45.21%,冶金焦同比上涨12.12%,喷吹煤同比上涨22.33%,炼焦煤同比上涨26.44%,废钢同比上涨13.51%,

   2010年前4个月,粗钢生产总量高增长,特别是4月份粗钢生产总量5540.3万吨,日产水平达到年产6.74亿吨的高峰。由于供给大幅度提高,企业和社会钢材库存大幅度上升。中钢协对78户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进行统计,5月末企业钢材库存1045.27万吨,比年初增加305.63万吨,增长41.32%;对22个大中城市、5个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进行统计,4月末达到1082万吨,比年初增加277万吨,增长34.4%。这种情况说明国内市场钢材供需关系已呈明显供大于求的情况。

   由于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推动钢材价格由升转降。从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钢材价格不断下跌,8月末钢材价格指数比4月末下降10.58%。在钢材市场价格下降,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010年4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22.34亿元,产品销售利润率4.53%;8月份实现利润下降到28.6亿元,比4月份下降76.62%,当月产品销售利润率降至1.45%,比4月份下降3.08个百分点。

   另外,2010年7月15日,国家实施限制低附加值钢材出口的政策,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由9%降至零。这一措施使这部分钢材出口成本上升,加上国际市场同时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下跌,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差缩小,制约了我国钢铁产品出口。2010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净出口1596.75万吨,占上半年粗钢生产增量5628.5万吨的28.37%。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整措施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粗钢净出口降至1133.05万吨,比上半年减少463.9万吨,下降29.04%。这部分粗钢由投放国际市场,转为进入国内市场,相应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钢材供应量,使通过减少粗钢生产总量实现去库存化的步伐减缓,加上后两个月生产总量反弹,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年末仍处于较低价位的波动调整状态。
  

   近期钢材社会库存明显增加引起重视
  

   进入2011年,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国内、国际市场用钢需求均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拉动钢铁生产和进出口有所上升;铁矿石、冶金焦和废钢等钢铁生产用原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推动钢材价格继续保持上行态势。

   中钢协分析认为,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刚性需求依然旺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造船等下游制造产业仍呈发展态势,钢铁需求依然强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国内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投资超过1万亿元;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达7000亿元;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提高1倍,达到4000亿元,并且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即每年约70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都将拉动钢材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从目前的情况看,受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国内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也将继续上涨。由于国内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资源高度依赖,而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推动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6.6%和9.7%,环比分别上涨了0.9%和1.2%。2月份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国产铁矿石以及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钢等原燃材料价格仍在小幅上涨,对钢材价格上行形成明显推动。

   随着钢价不断上涨,近期钢材社会库存已明显增加,国内粗钢生产也呈上升趋势。据中钢协统计,截至1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472万吨,环比上升149万吨,升幅11.2%,升幅较上月扩大了近10个百分点,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钢材社会库存上升了7.7%。对此,中钢协表示,钢铁企业要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生产和调整品种结构,合理制定出厂价格,维护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针对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高度垄断的局面,中钢协建议国内企业要继续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大海外铁矿山的投资、开发、入股,进一步增加海外权益矿的比重。同时,中钢协呼吁国家加强对国内矿山建设、生产的政策支持和力度,稳定提高国产矿产量;规范国内原燃料市场秩序,促进铁矿石、煤炭、废钢、铁合金等炉料价格平稳运行;继续做好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和进口铁矿石流向的管理工作。

   中钢协特别强调,国家应考虑将铁矿石、煤矿等资源纳入国家资源战略储备,从而建立稳定的原材料资源保障体系。“中国应当将大量的外汇储备兑换成国家目前迫切需求的战略资源储备。”罗冰生说。
  

  相关链接

  
  机构称钢铁业今年盈利有望增长50%以上
  


   中信证券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钢铁行业正在从2008年~2009年的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预计2011年钢铁行业供求基本平衡,价格与盈利都将回升,2011年钢铁行业盈利有望较2010年增长50%以上。

   中信证券认为,“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消费仍将增长。钢铁需求增长速度将从过去10%左右回落到3%~5%,由于基数较大,钢铁工业每年的增长绝对量有望在2000~3000万吨。受新增产能少和落后产能淘汰的双重影响,未来供给增长有限,2~3年内供给小幅增长,2~3年后甚至会出现供给负增长的情况。未来几年行业逐步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

   结构调整是钢铁工业发展的主题。在钢铁工业完成了粗放的规模扩张后,竞争的加剧与用户的成长要求钢铁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满足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材料。中信证券认为,只有那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钢铁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中信证券预测,未来5~10年国内钢铁行业格局的雏形初显: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鞍本集团(包括攀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将成为国内大型、特大型钢铁集团,预计其占据国内产量将超过40%。近期,行业重组呈现加速趋势。首钢股份、济南钢铁、莱钢股份、ST钒钛、广钢股份相继因为重组停牌。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