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英国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奥斯本时作出表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干扰,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于中国总理宣示的改革决心,奥斯本表示很受鼓舞,英国非常愿意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干扰,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李克强总理说,“我们已经确定的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
李克强是在9月21日会见来华出席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英国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奥斯本时作出上述表态的。对于中国总理宣示的改革决心,奥斯本立刻作出了积极回应。
“听到您重申您本人和中国政府的承诺,这让我很受鼓舞。”奥斯本说,“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抱有信心。在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英国非常愿意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
英国非常愿意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
李克强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金融发生了一些波动,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异常波动。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及时采取了符合国际通用做法、也适合中国国情的稳定市场措施,防范住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现在,我们正在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强市场公平监管。下一步,还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他同时向奥斯本重申,今年8月人民币中间报价机制的调整,是顺应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作出的调整,是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国也绝不主张打“货币战”。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干扰,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总理说,“我们已经确定的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
奥斯本回应道:“很高兴听到您重申您本人和中国政府的承诺:中国政府不会受到8月出现的市场波动干扰,会把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持续下去。这让我‘很受鼓舞’。”
他随即表示,在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英国非常愿意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抱有信心。
希望加强中英两国金融市场对接,进行伦敦上海股市通的可行性研究
奥斯本还饶有兴致地回忆起4年前李克强访英期间与他会见的情景。
“当时,我们就谈到了中英两国在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核电等方面的合作。而现在,我们谈的这些事情都已经看到了成果。这确实让人感到非常兴奋。”他说,“我这次到中国来,就是希望继续推动、深化中英两国的友好合作。”
在本次与李克强总理的会见中,奥斯本进一步提出,希望加强中英两国金融市场对接,进行伦敦上海股市通的可行性研究,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
他说:“我明天22日要特地前往上海证交所。我希望借此行发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息:和中国建立这样的紧密联系,深化金融市场合作,有利于英国。希望中国政府继续沿着改革的方向走下去。”
他还提出,希望进一步扩大两国的重点投资和重点项目合作,让英国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同时,也在经济金融领域之外,拓展两国合作的更大空间。
李克强对奥斯本积极推动中英合作、中国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态度表示赞赏。他说,中英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愿意推动企业到英国投资,也愿意和英国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希望中国在国际机构中获得应有的位置,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李克强表示,中英两国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国家。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市场出现更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中英两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开展金融经济合作,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世界都在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本届中国政府成立以来,始终没有超发货币,这使我们当前面临双重挑战。”李克强在会见中说,“一方面,我们要把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需;另一方面,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还要防止经济下滑,并有效推动金融改革。”
他强调,用“强刺激”让经济保持一段时间的表面繁荣,这“比较容易”。但中国政府的选择,是通过推进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对于总理的表态,奥斯本表示高度认可。他说:“我知道,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必须’的改革。这是中国政府‘雄心勃勃’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拥抱中国,而不是退后。”
他说,刚刚结束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非常成功”,这也为加强两国友好关系、塑造未来十年的中英关系“黄金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他强调,英方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支持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管权。“我们始终大声疾呼,希望中国在国际机构中获得应有的位置,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英国要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为两国吸引更多投资和就业机会。”奥斯本说,“我们的合作也会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友谊关系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政府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