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19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资总额6774.16亿元,同比降17.56%
近几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激增,2016年更是创出了1.3万亿元的规模,其中非公开发行(俗称定增)占比高达93%,几乎成为再融资的代名词。
今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和《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统称定增新规)。定增新规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二是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三是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四是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如今,定增新规实施近半年,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定增市场大幅缩减。来自投中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96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增,募集资金总额6774.16亿元,较去年上半年8219.68亿元出现回落,同比下降17.56%。
从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募集资金规模较大,新规出台后降幅明显。今年1月份共有56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集资金3145.1亿元,相较于2月份-6月份规模明显庞大。其中,5月份仅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集资金337.6亿元,市场颓势明显,为上半年最小规模。
至于7月份的情况,A股上市公司定增预案预计募资总额728.77亿元,完成定增募资总额454.39亿元。这两个数据较6月份均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投中研究院马少波认为,主要还是证监会发布定增新规,提高定增发行门槛,遏制市场上过度融资现象,降低企业套利空间,从而使得定增难度增加,定增热潮逐渐消退。
据记者了解,定增新规发布后,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变更其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具体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调整重大资产重组募集配套资金的定价基准日及相关内容,二是明确将按照新规执行,削减定增规模;三是取消定增。
事实上,对于定增市场的调整早在2016年便已有端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重组上市新规就取消了借壳的配套募资,从而斩断原本赢家通吃的“局内人”利益链。市场对定增的看法也由此渐趋理性、冷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