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目前IPO排队的券商有10家,其中浙商证券已通过发审会。此外,东莞证券因股东涉嫌单位行贿受到影响主动申请中止IPO,长城证券5月3日亦终止审查。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只通过债权融资渠道,今年上市券商企债发行规模高达1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98%。而此前鲜有问津的配股、可转债也开始引起关注。
“这个增幅比较意外。其实现在券商都不怎么缺钱,当前业务量没那么多,创新业务也有限。行业整体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当然也不排除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而做出一些融资安排。”16日,一家上市券商非银研究员向记者表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亦认为,尽管对于券商来说,补充或提升资本金需求一直存在,但目前阶段,补充资本金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目前IPO排队的券商有10家,其中浙商证券已通过发审会。此外,东莞证券因股东涉嫌单位行贿受到影响主动申请中止IPO,长城证券5月3日亦终止审查。
定增受限、债权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日前国金证券正在进行定增路演。3月14日,国金证券的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批复。这是再融资新规实行后首家定是增获批的券商。国金证券向记者表示,方案获批主要得益于方案平稳过渡,即已经受理的再融资不受影响。不过,与最初方案相比,国金证券定增规模已经由150亿缩水至48亿。
再融资新规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短期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以上市券商为例,2月27日再融资新规出台日晚间,兴业证券即表示,因不满足新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第一创业亦因不满足新规而被迫终止配股。
不过,新规阻挡不了上市券商对资本金的迫切需求。5月16日,东方证券公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二次修订稿),计划发行数量不超过8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东方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发行了60亿的企债。
申万宏源在年初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发行A 股股票的数量不超过3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90 亿元。除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外,在2月17日新规之后,再无券商发布定增公告。
再融资新政冷却了部分上市券商的融资热情。相比之下,债务融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也成为上市券商最为重要的融资方式。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以发行日期计算,截至5月16日,今年上市券商企债发行规模高达1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98%。公司债、次级债是最主要的债券融资方式。其中,通过公司债方式融资1141亿元,次级债融资584亿元。
中国银河以224.8亿元的企债发行规模位居榜首。今年以来,中国银河已发行8期公司债。
招商证券以210.2亿的规模紧随其后,华泰证券发行规模也达到了180亿元。兴业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的融资规模亦超过100亿元。东北证券、长江证券、国海证券企债规模则多在30亿元左右。此外,国元证券在年初也发布了发行公司债和次级债的预案,分别计划募资80亿、115亿元。
“债券融资的成本高于权益融资,但权益融资渠道受限,那么部分券商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债务方式满足。”沈萌认为,目前环境下,除非资本金影响业务稳定和评级,否则不太会大规模融资。
配股、IPO多渠道融资
而与之前相比,上市券商的债券融资发生了新变化——增加了可转债,尽管可转债一直都存在,但鲜被采用。
实际上,3月24日,长江证券就已提出了发行50亿可转债的预案,目前已过股东大会批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太平洋证券、长江证券、中原证券三家券商先后发布了可转债预案。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证券在去年就提出了发行可转债,成为了业内首家实行可转债的券商。
中原证券也积极利用可转债。今年年初,中原证券回归A股募集资金28亿元。4月7日,中原证券又表示,为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提升本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本公司拟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并上市,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27亿元。
此外,政策的鼓励下,也让配股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目前,国海证券的配股已获发审委通过,不过第一创业配股方案则因不符合再融资新规而被迫终止。据记者统计,此前也只有西部证券、太平洋、东北证券成功实施过配股。
上市券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扩大资本金,增强资本实力。对于非上市券商,也正在努力抓住上市的最佳窗口,一大拨中小券商正在排队IPO。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截至5月12日,包括华西证券、华林证券、中泰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等10家券商正在IPO排队。其中浙商证券已通过发审会,东莞证券因股东涉嫌单位行贿受到影响主动申请中止IPO,而长城证券5月3日也终止审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