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以35.9%的年均增速连续增长13年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在2015年超越日本首度跃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在2015年也超过了吸引外资的流量,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实现了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
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中,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效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促使企业的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等因素,都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在这一背景下自身的不断成长,使其更加有能力和有动力“走出去”。
从“走出去”的结构变化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增长最为强劲,凸显了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驱动力向寻求战略性资产转变。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分别为310.6亿美元、203.6亿美元和49.5亿美元。其中对制造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2.1%上升为18.3%;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4.9%上升为12.0%。
不可否认,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内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与之而来的是一些盲目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增长。去年11月28日和12月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负责人在两次答记者问中指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对外投资坚持的原则是“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国际惯例、政府引导”,推进对外投资管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在此框架下,我国对外投资企业首先需要搞清方向,然后才是投资机会和收益,在对外部环境风险充分评估之后进行理性决策,确保对外投资健康、有序,稳中求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