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新发的一系列业务规范对两块信托业务影响比较大,一个是私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有一个是银行理财借道信托的贷款业务。”某信托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银信业务一直以来跟随着监管政策和与市场业务热点,变换形式求生存。
今年一季度,社融新增中信托贷款一项的增长令人关注,同比增长360%,是2013年控制非标以来首次出现。从对银行和信托人士的采访来看,信托主动管理在增长中所占比重很小,银信通道的增长应是主因。
今年以来,银行资源丰富的信托公司配合银行需求,把业务重点放在基于SPV架构的同业合作上,包括私募ABS和银登中心挂牌业务等。
然而4月份前后,银监会关于业务规范的文件连续下发,现有业务平衡再次打破。信托业务人士认为,新的业务规范将对私募ABS等业务中不规范的部分产生较大影响。
不过综合来看,银信合作中银行是主导者,其规模也与银行的需求直接相关。在银行资管人士看来,由于银行理财部分业务限制,正常的通道业务在所难免,加之过去分给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几乎全部回流,与信托的合作明显增加。2017年银行资管的规模增速将呈下降趋势,银信合作的增速肯定也会下降,但仍有增长空间。
私募ABS灰色空间被整治
“在我看来,新发的一系列业务规范对两块信托业务影响比较大,一个是私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有一个是银行理财借道信托的贷款业务。”某信托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私募ABS是银行表内信贷资产和非标投资出表,以及表外理财“非标转标”的方式。这类业务2015年在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中开始兴起,一方面帮助资产出让方变现资产盘活存量,获取利差;另一方面帮助银行节省资本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6年实行MPA考核后,银行通过私募ABS的实现出表的需求量猛增。
目前对于私募ABS市场规模没有确切数据统计,从单个公司业务规模看,2016年有多家公司做到了超百亿规模。
私募ABS单笔项目金额多在20亿元以上,产品进行优先劣后的结构化设计,对于存量信贷资产盘活和非标投资出表的私募ABS,通常由同业投资优先级,出让方银行理财资金认购劣后级;过桥贷款类私募ABS多由自营资金投资优先级,理财资金认购劣后级。
由于私募ABS的规则相对宽松,隐藏一些灰色操作。“对于私募ABS的管理主要看是否真的卖断,也就是说风险是否还留在自己手中。”上述信托副总经理表示。
举例而言,同样是银行打包资产进行转让,在公募和企业ABS中,对贷款风险的评估认真谨慎,但私募ABS不少都是自营非标的出表需求,不会对资产包进行真实的风险评估,主要依靠出让方的承诺。比如,当资产包内的某笔资产产生风险或者降级,可将其调出,替换另一笔正常的资产。
“三套利”专项整治文件中也有所提及,例如假买断、假卖断、附加回购承诺等交易模式调节信贷指标;通过回购协议的财产权信托等模式出表调节监管指标等。
银信合作仍存增长空间
近日央行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显示,2017年3月信托贷款新增3112亿元,与今年1月3175亿元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信托贷款增量7349亿元,去年同期增量仅1592亿元,今年同比增长360%。信托贷款增加的趋势自去年四季度来便有所体现。在信托贷款增长的同时,3月银行信贷新增规模相比2月还略微下降。
银行人士认为,这是在2013年对非标实行严格的额度管控之后,信托贷款首次保持这么高的增速,说明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比较旺盛。
上述信托公司副总经理认为,从现在信托业的环境看,感受不到集合信托项目增长,增长应该主要来自单一通道业务。
信托通道服务最多的是银行,在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回归后更是如此。
其次,由于最近债券市场发行量减少,企业的融资方式转向贷款和类信贷,贷款的规模制约在社融增量中已经体现,因此更多转向非标融资。由于监管对于银行资金非标投资的限制,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通过银登中心登记流转来“非标转标”,通过银登中心的行为也需要信托作为通道。
82号文中要求,在银登中心进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需要先由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银行在银登中心登记并转让的资产不纳入非标资产规模统计,同时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的资产进过评级,买入者的风险资本占用较低。
银登中心统计,2015年登记信贷资产流转共235.4亿元,其中,银行理财受让60%。2016年流转标的交易笔数136笔,交易金额560.81亿元,同比增长138%。2016年虽然增速快,但流转规模不大,对2017年的数据还没有明确统计,但今年信托公司在谈起同业合作方式时,银登转让挂牌业务也多被提及。
银信之间通过银登中心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合作也有较大空间。观察2016年以来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交易,主要是信托机构设立信托计划受让银行所持不良资产包的收益权。
银登中心通过规范化的资产流转和统一登记管理,防止掩盖风险和监管套利,部分解决银行会计出表、调整优化不良贷款余额、比例、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的需求。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