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口的法律进行约束监管,互联网金融像是一个没人管教的孩子,一直处于“野蛮”生长,并出现了大量问题,特别是泛亚、e租宝、中晋资产等百亿级平台兑付风险集中爆发,彻底引爆了投资者的恐慌,同时也为后来的从严监管埋下了伏笔。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升级,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迈入去存量阶段,不合规的企业将被逐渐淘汰,优质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监管逐渐升级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最早出现于2007年,由当时的网络借贷开始萌芽,此后相继出现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而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由此开始从技术领域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加速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那时起互联网金融很快被投资者熟知,互联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来自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2011年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尚不足百亿,到了2014年则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元,而2015年时,规模甚至突破8000亿元。
由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早些时候,市场并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中,相关金融风险也随之而来。直到2015年7月份,“一行三会”才开始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并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不过这些监管政策是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各类业态分由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因此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业一直处于“弱监管”状态,存在明显监管漏洞和监管空白。
正是如此,2015年下半年以来,泛亚、e租宝、中晋资产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暴露的几起P2P全国非法集资案,不仅让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遭遇到信用危机,也让互联网金融在今年迎来了从严监管。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联合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从现在起到2017年3月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为期一年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此举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内互联网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
从最新的消息来看,为配合这次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对此也纷纷支持,一场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暴正在降临。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相关字样的企业,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海南以及浙江部分地区都已暂停了金融类企业的注册。
记者还发现,为配合这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多地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在第一时间出台了配套的相关监管细则。像江苏省互金协会就出台了《江苏省网贷平台产品模式备案管理办法》,要求会员单位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时进行事前备案。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实施事前监管的首例。在深圳,一场自查自纠的互金房产众筹监管也已经打响。近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通知,要求所有在深圳开展房产众筹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停止开展房产众筹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众筹购房、众筹租房等业务形态。另外、北京、上海、广州等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则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施以了重拳。
行业洗牌加速
记者发现,在这次针对互联网金融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中,P2P网贷、第三方支付、资产管理,以及以“泛亚模式”为代表的“庞氏骗局”是监管的四大类重中之重,同时将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加大违规处罚,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般不再受理新机构设立申请,重点做好已获牌机构的监管引导和整改规范。
在创新金融专家王远炼看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就是扭转部分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的局面,扼制互联网金融案件高发频发势头。“那些虚假、诈骗的伪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资产有问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必将淘汰出局。另外,由于此次专项整治,将严格限制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包括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产品均为禁止行列,而且第三方支付机构、保险机构、基金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较高,都需持有牌照才可注册成立,这就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设置了一定的门槛。”王远炼表示,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若要规范发展,符合监管要求,就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但转型对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比较难的,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就会因门槛较高无法转型而被淘汰出局,同时也会有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会主动选择退出行业。
来自网贷天眼发布的《P2P理财周报》显示,受4月14日央行牵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问题平台持续攀升。上周网贷行业共33家平台出现问题,较前一周的26家明显上升。不过数据显示,曝出的问题平台中主动清盘停业的平台数量大幅攀升,占比高达5成,而跑路平台、问题平台的数量则成下降趋势。网贷天眼认为,随着专项整治的推进,未来几个月主动停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还会明显增长。
王远炼认为,虽然从严监管会给互联网金融业带来短期阵痛,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但从长远来看,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从严监管,则可提升平台品质和投资人的质量,对平台的诚信经营发展也会起到推进作用,这实际上是给互联网金融业注入了强心剂。“只有未来规范发展的行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才能树立行业诚信规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正面形象。”
来源:金融投资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