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央行发布《4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相关数据。
数据显示,4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3万亿,其中地方债发行1.1万亿,占当月债券发行量的三分之一。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1万亿的地方债发行量已创历史新高。
在此之前,地方债月度发行量最高的时间为今年3月,其发行量为0.78万亿。环比看,4月地方债发行量新增0.32万亿。去年4月并无地方债发行,因此今年4月地方债发行量同比剧增1.1万亿。这已对金融市场数据产生重大影响,如4月贷款和社融数据大幅回落。同时,地方债大规模发行形成财政资金沉淀,这一难题尚待解开。
地方债发行量1.1万亿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由于今年赤字率扩大,地方债新增债券规模增加到1.18万亿,而置换债规模也超过去年的3.2万亿,市场预计今年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将在6万亿左右。在提前到今年2月发行的情况下,今年月度地方债的发行量明显增加。
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为7800亿,较去年单月最高发行量高出200亿。4月发行规模高达1.1万亿,较3月发行量高出3200亿。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债也是4月发行量最大的单一债券品种。
按照全年地方债发行6万亿计算,4月发行量约占全年的20%,出现发行明显集中的态势。而这对当月的金融市场及财政资金沉淀带来重大影响。
在央行的统计口径中,地方融资平台属于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非金融企业部门范畴而计入社会融资规模,而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则在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之外。因此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会使社会融资规模减少。简言之,地方政府存量贷款置换为债券,相应冲抵了贷款增量。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分别比3月和上年同期少1.65万亿元和3072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今年4月份的一些特殊因素包括统计因素导致了信贷和货币增速下行。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发生在4月份的3500亿以上的地方债置换,这部分融资不再计入贷款,而是计入银行持有的债券。
东部省份一省会城市债务办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地方债券资金进国库后将计入财政性存款。统计数据上显示,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9318亿元,同比多增821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显示,4月末财政性存款为4.54万亿,此前几月该数据均低于4万亿。
前述省会债务办负责人介绍,去年地方债发行并没有形成沉淀;而今年发债规模扩大,此前要求年内使用完毕置换债券,由此形成财政资金沉淀。
另外,财政存款大幅上升将导致流动性回笼和M2增速放缓。基于此,财政部于5月23日发布财库[2016]81号文《关于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对于已入库的公开发行置换债券资金,原则上要在一个月内完成置换。
《通知》认为,2016年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大规模发行,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库款规模。中金固收团队解读称,《通知》的影响在于会加快目前存量财政存款的支出,使得财政存款持续净投放,从而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该团队测算后表示,4月份地方债发行了1万多亿,其中定向发行4000多亿,这4000多亿直接注销贷款,而剩余的近6000亿公开发行。如果要很快置换贷款,将会导致贷款增量迅速萎缩。
根据数据,截至5月24日地方债发行量已达2.28万亿,接近全年发行量的38%。其中以置换债券为主,占比94%;新增债券的比重为6%。
中债资信公用事业一部资深分析师闫丽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各省市债券发行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及发行主体扩展,二季度发行规模较一季度将稳步增长。
此前,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对置换债券发行节奏做出了规定,即各地每季度置换债券发行量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本地区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上限的30%以内。
闫丽琼认为,受这个文件制约,预计此后地方政府债券集中发行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缓解,各月发行规模分布将会更加均匀、合理。
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平稳
2016年起,央行开始采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今年一季度末为新规实施的第一个时间点。在这一考核影响下,3月末银行间资金市场明显紧张。数据显示,3月31日隔夜shibor涨至2.017%,是当月最高点,相比月初上升4.9个基点。
对于四月银行间资金面情况,一位国有大行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21日前两天资金稍微偏紧,4月21日上午隔夜拆借利率高的时候到2.5%,当日银行间资金比较紧主要体现为隔夜资金紧张。4月其他时间资金面情况还好。
数据显示,4月末隔夜shibor相比月初上升3.5个基点,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平稳。
央行5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2.11%,较上月上行2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11%,较上月上行1个基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