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人们习惯以金融的方式来购车,几年之后,产生的二手车再流向经销商店里。这样卖出一辆车,自然会产生一辆二手车,三年以后这辆二手车产生时,同时又置换了一辆新车。”7月3日,二手车大会前一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按照德国的二手车交易模式,一个二手车买卖合同的签约,除了经销商之外,背后有厂家、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商支持。而今年,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遍地开花。
7月4日,易车公司CFO兼COO、易鑫资本CEO张序安在二手车大会上表示,易鑫资本将在未来12个月拿出至少100亿资金来支持新车和二手车行业库存融资,从而将汽车行业、汽车购买者以及资金方更高效地连接起来。
虽然易鑫资本成立时间不晚,但是如此大手笔投入二手车金融还是首次,从侧面印证二手车行业以及二手车金融的热度。
当前,我国二手车尚未迎来爆发阶段,不过二手车行业发展正趋于理性,在互联网公司以及资本推动下整个行业整体盈利空间非常可观。58集团在二手车大会上发布调研报告表明,46%的调查者对二手车金融服务有需求。
重塑业务节奏
“互联网金融可以重塑整个行业的业务节奏,利用大数据可以轻盈业务流程,扩大生态圈,丰满二手车业务形态。”易鑫金融总经理助理李威表示,可观的利润来源于传统金融方式。
这种传统的金融方式表现在以个人借贷的方式解决市场内所有二手车经销商的库存融资,能够把控风险。只要把市场大门一关,任何一家经销商库存的盘查一目了然。
“但未来,这个做法可能未必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二手车经销商库存需求。”李威认为,互联网金融介入以后,未来会给二手车经销商带来库存方面更多的福利。
金融平台可以帮助二手车经销商获得更多购买用户,并通过平台丰富的汽车二手车金融产品锁定用户,最后到线下帮助商户达成交易。
“我们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为B端的经销商提供融资和丰富的个人二手车金融产品,帮助B端经销商为C端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以达成成交的转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在B、C之间起到导流和服务作用,从信息、服务和资金方面满足用户需求。”李威表示。
此外,得益于过去五年新车销售增长、金融渗透率的提高、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征信体系开放以及融资租赁产品自身优势等因素,2009年至2014年,我国汽车融资租赁市场规模从1000辆迅速增长至20.8万辆,实现191%的复合增长率。
根据领先的市场经验测算,2015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融资租赁年均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50%以上,2020年将达到2200亿元,实现6%的渗透率。
考虑到未来增速和利润率,在流通领域的汽车金融服务中,融资租赁和延保业务是最具吸引力的两大业务模式。
“未来二手车行业的发展,金融将是核心的推动力,金融体系的核心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是供应链金融,第二是消费金融,这两个金融不能缺。”第一车贷CEO李海燕表示。
金融本质在风控
“我相信中国二手车行业借助资本和资金的力量可能发展更快速一些,现在二手车行业不管是消费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提供服务的企业已经很多了,大家都在竞争。所有金融PK的核心点是风险控制,这才是金融的本质。”李海燕说。
这一观点得到美利车金融总裁李明昊的支持,他认为金融可以降低二手车交易门槛,核心本源就是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品牌意识和诚信金融另一个表现形式,适当增加互联网创新手段,结合金融风险控制技术,可以将整个产业链实现闭环,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品牌经营和诚信意识,更大程度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
二手车金融的风控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征信管理还有车的信息的管理,但二手车由于一车一况、一车一价,很难做到高质量的风控和精准决策。这时,车辆评估检测就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业务效率,而残值预测对于金融机构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优化风控。
“金融需要做好前端资金来源、资金的放款和客户管理,我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在风控评估层面做好决策。”精真估CEO周广印在7月5日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
而对于个人客户在二手车质保风控方面的担忧,延保类产品能够帮助消费客户降低后端二次维修的风险,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客户因为车辆故障原因造成的还款意愿的下降。
“二手车是非标化的产品,一车一况,延保可以把服务流程标准化,把价格和实效标准化,但是我们很难把故障原因做标准化,所以很大程度上延保服务是帮我们消费者解决在修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为我们的消费者在未来用车的过程中,对不可控的修车成本有一个非常好的管控。”万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程蓓认为,延长保修服务最核心的是数据算法和风险管控。
第一车网CEO马晓威建议,在金融产品渗透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地区、车型、人群的不同情况,能够配置出最合理的消费金融产品,能够让综合的成本最低,这是促成交易非常重要的因素。(王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