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监管财政账本:上半年支出482亿 增幅204%


作者:杨志锦    时间:2016-08-18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达到482亿,创历史同期最高,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54%。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金融监管的加强,也反映了金融风险的增加。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达482亿,创历史同期最高。而且,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增速高达204%,仅次于2011年同期。


  “从数据上看,金融监管支出在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在增加,政府在努力控制。”8月17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西北某省份财政系统预算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财政拨付用于金融监管的经费尚少,但是急剧增长的金融监管支出背后也需要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调整,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支出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去年“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为适应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要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但目前改革方案尚未出炉。


  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创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达到482亿,创历史同期最高,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54%。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金融监管的加强,也反映了金融风险的增加。


  按照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金融监管支出分为金融部门行政支出、金融部门监管支出、金融发展支出、金融调控支出和其他金融支出五项。


  因为金融监管支出的数据细项并不明晰,尚无法进一步分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包括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深化利率市场化等改革。这些改革都将相应增加金融监管支出。


  “去年股市波动之后,政府意识到金融监管的紧迫性,因此增加财政投入,金融监管支出在以后也有可能继续增加。” 8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邓淑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8月17日华北省份某财政局决算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地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增加,主要源于上半年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


  8月17日华北省份一地方央行分支机构人士介绍,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监管难度加大,需要监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比如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融资、非法集资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财力。


  从主要监管部门“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支出来看,近年来“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支出也在增加。横向对比,金融监管支出规模由高到低分别为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前述央行分支机构表示,人民银行是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监管,而且分支机构布点到县一级,“点多、面广”,经费投入自然更多一些。


  前述西北某省份财政系统预算处人士认为,急剧增长的金融监管支出背后,也需要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调整,以提高金融监管财政支出效率。


  8月17日东部省份一省会城市财政局人士提醒,金融监管支出有五类细项,如财政用于注资的金融发展支出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金融监管支出,因此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支出数据增长,不一定完全反映出金融监管的加强。


  2013年起地方支出超中央


  长期以来,金融监管的事权主要在中央。近年来,随着金融的深入发展,一些不持有金融牌照但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规模也日益扩大,客观上需要适度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支出也相应增加。


  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金融监管事务支出212亿元,首度超过中央金融监管支出。此后,地方金融监管支出的比重均超过中央金融监管支出,至2015年地方金融监管支出所占比重为55.16%。


  根据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一行三会”支出由中央财政负责,地方财政仅承担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如金融办的监管支出。


  但中央、地方金融监管支出也出现相混的情况。前述西北省份财政系统预算处人士坦言,当地每年都要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经费支付给“一行三会”某个直属机构,以确保该直属机构配合地方金融工作。这部分资金计入当地金融监管支出,形成地方财政支出。


  8月17日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金融协同监管框架还应在纵向上进行分权。具体而言,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及金融交易所,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监管;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则应该交到省级政府监管;小贷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的准金融活动,应该由市一级政府监管。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如按照魏加宁的建议规划,不同层级的政府将形成相应的金融监管支出规模,未来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支出的比重还存变数。


  “在金融协同监管的框架下,中央、地方都将担负金融监管责任。如果中央认为金融监管中央担负责任更大,那么中央金融监管支出的比重要大些。”邓淑莲表示。(杨志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