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强调,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总体而言,从去年至今的货币政策主要的目的,是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但是,现在加上了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去年至今在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时,出现了问题。原本应该“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但货币供给事实上是偏宽松的,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客观上鼓励家庭部门加杠杆,形成资产泡沫的潜在风险。
这应该提醒央行在实体经济不振、金融脱实向虚的背景下,尤其是面临泛滥流动性而出现资产荒的环境里,坚持中性适度的货币政策。事实上,从目前看,货币政策甚至存在收紧的压力,这是因为前期出现的房价较快上涨仍有可能逐步传导,导致消费物价有上行压力。与此同时,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国内供给端去产能、去库存的推动,也与房地产、基建拉动相关行业回暖等需求面变化有关,短期看 PPI 仍有继续上行的可能。
应该看到,中国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强劲可持续的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是一种扭曲机制产生的结果。通过限产而去产能的做法也意外导致煤炭价格失控,报复性的反弹。大蒜等商品也被资本炒作,而基建难以持续,仅仅是对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下行压力而进行的总需求管理。这种扭曲的价格上行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自由空间,加大了在调结构、防风险与稳定需求之间“走钢丝”的难度。
与此同时,央行报告也解释了另外一个平衡难题,即房价与汇率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应“弃房价、稳汇率”,也就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央行在《报告》中指出,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弃汇率、稳房价”,其背后的逻辑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央行强调,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报告认为这两种观点夸大了各自领域的风险,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仍然强调货币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
现实是,如果货币政策兼有多种相互矛盾的目标时,这种平衡如何实现,向任何一方的偏移都会引起更严重的失衡。
因此,下一阶段应该更强调改革而不是过度关注总需求与保增长。央行报告也提出,“下一阶段可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的工作”。这或许意味着,央行在下一阶段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加主动,而不是偏向刺激需求。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牵扯各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并非央行独立的任务,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无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改革中应该更具有主动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