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格的监管之下,没有抢占流量先机的中小P2P平台未来难以与大平台抗衡,因此在整改期内选择良性退出也属正常。洗牌后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2016年9月下旬,苏越化名在朋友圈挂出了一则P2P平台转让消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项转让居然仅在半个月之内就迅速敲定。
今年8月份,银监会等四部委祭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P2P管理办法”,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全面专项整治推进,不少P2P在面临合规整改艰难中选择了退出。“转让”则成为一种比较直接的退出方式。
第一财经调查了解,P2P网贷在合规整改中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部分无法完成整改的P2P公司已经选择退出;一部分有能力达到合规的平台进行大额资金整改,同时纷纷转型小额信贷领域,消费金融是比较热门的转型方向;另外一部分不愿意抛弃原有资源的平台,则期望向第三方财富管理或交易所模式转型。
“甩卖”P2P
作为中间人,苏越参与了这家P2P平台的转让。“出售的P2P平台是一个文玩集团子公司,该平台专注于‘邮币卡’行业,其借款人是高度集中的,金额也比较大。在监管规定明确的背景下,没有精力去转型,所以选择把平台出售。”
据介绍,该P2P平台月均募集在3000万~5000万,而出售价格仅1250万元,出售内容包括其平台以及有意愿留下的团队,一次性原始债权清偿。
接手的买家依然是文玩行业人士,接手之后可以改变应用场景,转向艺术品行业的融资,其融资规模就可以降低并且具有较强的分散性。
“像这样的P2P能够很快转让交易,主要在于能够很快转变应用场景。但并不是所有P2P都好转让,像一些做房产抵押类的P2P则较难转型,合规之下的接盘者并不好找。”苏越表示,现在这个时间点,P2P平台一般会选择折价出售,成交价格比较便宜。
这种朋友圈甩卖P2P的案例并不多见。但合规压力之下,上市公司开始抛售或者退出P2P业务,这些公司更多的是跨界进入P2P领域。
10月18日,红星美凯龙公告,从10月30日起家金所不再提供借贷撮合服务,同时关闭债权转让功能。但原有的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等除借贷撮合以外的其他服务继续提供。
10月10日,盛达矿业公告拟以3060万元全部转让持有的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和信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各5%的股权。出售的公司正是此前盛达矿业投资的P2P平台和信贷。
今年8月份,上市公司匹凸匹也宣布转让控股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退出P2P业务。9月,瓷爵士也宣布以1.18亿元的价格出售温商贷的100%股权。
这些上市公司进入P2P的时间仅在一年左右,它们给出甩卖P2P的重要原因是“监管政策出台,收紧了行业的发展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最为主要的是,监管政策出台之后,集团化背景的P2P难以有精力顾及转型合规,因此退出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拍拍贷CEO张俊认为,前两年行业的火热吸引了一大批资本和制度套利者进入,激烈的竞争推高了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很多中小平台在资金端并没有线上流量的优势。
“目前,网贷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优质平台与巨头竞争的下半场,未来将是一个存量淘汰的时期。”张俊称。
大额借款整改进行时
对于有能力达标的P2P公司,现在让不少平台“头疼”的除了银行资金存管,还有大额借款的整改。
P2P管理办法明确设置限额:个人在同一网贷机构的借款余额不超过2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企业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对于大额借款规模的整改,P2P平台一般选择两种应对方式,首先是在监管过渡期内自然到期消化,若监管过渡期内不能自动消化的则寻找其他的接手人。
拍拍贷三季度数据显示,平台上20万元以上借款占比为0.02%,1万元以下的消费性借款占比则高达98.34%,单笔平均借款额度为2716.54元。
对于20万元以上借款的这一部分,张俊告诉第一财经,在整改期内可以自动到期。这部分标主要是在淘宝开网店的企业以个人名义借款,未来可以考虑转向企业借款。
有利网也采取了到期自动消化的措施。有利网对第一财经表示,截至10月17日,其99.5%的借款在20万元以下,少量超过20万的为早期历史存量,在监管规定期限内自然到期即可。
能够在监管过渡期内自动到期自然是没有压力的,不过有的项目时间较长,不能在期内消化,这部分P2P平台选择找其他资金来接手。
“我们大部分资产都是车贷和消费金融类,目前只有少量房地产抵押贷款超过了个人20万贷款的限额,我们已经对接了保险公司、信托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资金,未来可以把优质房产抵押资产提供给机构资金,我们提供大数据风控服务和互联网化的资产获取方式。”爱钱帮CEO王吉涛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预计,到明年6月,限额问题将全部解决。
转型求生
“小额、分散”原则是P2P投资应遵循的原则。实际上,在银监会监管细则出台之前,不少P2P已经开始了转型,消费金融领域就是转型的一大方向。
零壹财经的最新消费金融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央行统计的人民币消费信贷余额为18.95万亿元,剔除个人住房贷款后为4.77万亿元,假设未来5年平均增长20%,到2020年非房贷消费贷款余额可达到11.87万亿。
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占比10%的低限估算,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可达到1.19万亿。如果考虑到网上消费、O2O支付的发展增速,加上互联网消费金融渗透率的提高,乐观估计到2020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可达到4万亿。
面对万亿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P2P平台在面临合规转型之时多数选择了消费金融领域。
今年5月份,以大额借款项目为主的P2P平台红岭创投推出消费金融个人信贷,主攻零担保无抵押低成本借款。
P2P行业中,也有不少平台在监管明朗之前就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例如,拍拍贷在2014年就做出战略调整拓展消费金融版图,定位没有信用卡的消费人群,以85后为主。
“小额消费信贷的合规优势,会随着网贷行业的逐步规范化越来越明显。”张俊称。
爱钱帮在2015年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主要在医美整形、房租分期、汽车金融以及以租代购等领域。在监管出台之前,爱钱帮还对接了机构资金,目前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系统化操作,未来往智能信贷、智能金融领域发展。
“未来几年,消费金融肯定会保持较快增长。而且这次监管办法中对于小额分散的要求会加剧这个领域的竞争,但是整体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一次监管而改变。”王吉涛对第一财经称。他认为,表面上看,各家做消费金融的领域是趋同的,但背后是在考验资产的生产效率,以及进件、审批、放款和对于低成本资金的获取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有利网CEO吴逸然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有利网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目前消费金融业务占比已经超过90%。其消费金融类贷款主要来自数码产品、汽车等领域,未来也会不断开拓美容、旅游、娱乐等其他消费金融市场。
不过,在聚爱财CEO任衡看来,虽然转向消费金融领域的确能够很快让平台变得合规,但从做大额借贷转向消费金融,经营模式会发生质的变化。
张俊也认为,消费金融领域虽然有万亿级市场蛋糕,但要做好并不那么容易。“‘指导意见’核心要求是做小额,并且限额,市场会挤压到小额领域,比较直观的是消费金融。如果做传统线下网点模式,运营成本会比较高,如果做纯线上,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数据、运营积淀。”
因此,此前以债权转让为主的聚爱财等平台选择了另外一种转型方式:一边等待债权转让监管相关规定的最终落地,一边积极迎接合规,转向交易所模式。任衡介绍,所谓交易所模式,即交易所做债权的挂牌和摘牌,而聚爱财做通道,将投资人引导至交易所。目前,聚爱财主要通过小贷公司、典当行等做房产、汽车和艺术品等抵押债权转让,并已和多家交易所积极洽谈合作。
采取这种转型方式的并非只有聚爱财,10月25日,开鑫贷宣布设立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据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介绍,设立这个交易中心首先是为了发展中小企业债权直接融资服务。8月开业以来,已经有定向融资产品、收益权等产品挂牌交易。
互联网金融全面监管当前,金融资产交易所正成为平台转型“香饽饽”。除了P2P平台直接转型做金融资产交易所,有业内人士指出,金融资产交易所可发展P2P网贷平台作为金交所“经纪商”,其部分受限业务可以转移到金交所平台。互金平台也可通过代销交易所理财产品交易所的理财产品投向货币基金,间接实现代销货币基金,为投资人提供活期产品。
同时,交易所发行理财产品,可通过互金平台销售,募集资金投资于互金平台指定的或审核通过的金融资产。当然也不是任何平台都可以和金交所合作,也会设立一定的门槛。
平台分化
“这次监管的界定使得P2P的概念发生变化,现在严格限制在小额分散、点对点的直接借贷,和过去几年大家所理解的P2P概念已经不同了。”王吉涛表示。
在王吉涛看来,拥有小额分散资产生产能力的机构不会缺流量,但是由于合规的门槛和成本较高,预计会有大批平台生存艰难,所以流量端会出现两极分化。
任衡也表示,在严格的监管之下,没有抢占流量先机的中小P2P平台未来难以与已有巨大流量的平台抗衡,因此在整改期内选择良性退出也属正常。
今年7月20日,美利金融宣布停止线上理财平台运营,并在当天向用户结算本金和收益。这家在2015年9月正式上线的平台,其创始人正是有利网的三大创始人之一刘雁南。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没有抢占到流量先机的平台,在合规之下获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该人士分析,未来P2P的获客成本还会提高,1000元每人的有效获客成本会成为常态。
因此,正如王吉涛所述,在监管的不断细化之下,P2P的业务模式已经有了一个规范化发展的概念,拥有巨大流量背景以及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老牌P2P优势凸显。
零壹财经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9月,有50%~60%的平台交易额环比下滑,考虑到大量规模较小的平台未纳入统计范畴,这个比例保守应在80%以上。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行业分化导致大平台资金聚集效应更加凸显,对规模较小的平台分流增加。另外一方面监管限制下,一些平台开始转型或开始合规性整改,这就会导致过渡期内发标减少,或标的额度降低。
拍拍贷监测的数据显示,在P2P监管规则落地之后,8月24日至9月30日,拍拍贷总体成交量仍在持续上升,其成交额为32.86亿,相比前37天增长38.58%,平台新增贷款余额14.52亿,相比前37天增长34.24%。其9月成交额为26.66亿,环比增长28.08%。
“清退过程是必然的,但是肯定也会有新的发展机遇。行业由于监管明确会更加正规化,也提升了投资人和从业人员的信心,洗牌后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王吉涛称。(李静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