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388亿元,创历史新高
网贷各项主要指标创新纪录
合规转型迫在眉睫
在整治与规范中,P2P网贷各项主要指标又创出新高。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发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11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388亿元,创历史新高;1月份-11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06万亿元,历史累计成交额3.69万亿元。截至11月末,全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借贷限额超标也创历史新高。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8.50%,创历史新低;平均期限为6.08个月,在较高位运行;参与人数日均55.93万人,创历史新高。另外,资金银行存管数量、电信经营许可证,也创历史新高,但增加不多。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自8月24日国家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以来,我国P2P网贷总体向好,风险下降。但是,一年的整改期已经过去四分之一,转型进展缓慢,合规迫在眉睫。
投哪网CEO吴显勇表示,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未来网贷行业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优胜劣汰,强者更强的竞争局面,行业整合也将随之加剧。一方面,一些经营不善或不符合政策规范的平台将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的平台数量将减少。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合规平台将继续发展壮大,并获得投资人的信赖,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P2P网贷指数课题组负责人胡尔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强化监管促急合规,深圳P2P网贷整治、转型,整体走在全国前列,P2P网贷主要指标呈现理性态势相对明显。
11月份成交额同比增六成
第一网贷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388.1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59%,同比增长59.56%;1月份-11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长99.61%;历史累计成交额3.69万亿元。其中,按从多到少排名,11月份前100家P2P网贷平台成交额为1692.65亿元,占全国70.88%;环比增加24亿元,增长1.44%,低于全国增速,这也表明没有出现资金从中小P2P网贷平台撤离向大平台集中的现象。
虽然今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屡创新高,增速还不慢,但是增速已大大低于往年, 1月份-11月份,环比增速只有前年、去年的三分之一。这一方面表明目前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地从P2P网贷平台撤离现象,另一方面表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效果明显,野蛮生长得到遏制。截至11月末,全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10364.34亿元,环比增长5.05%,同比增长102.86%,创历史新高。其中,截至11月末,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20万元以上不含20万的P2P网贷贷款余额7512.66亿元,占72.49%;环比增加255.28亿元,增长3.52%,较整个贷款余额的增速低1.53个百分点;占比下降1.07个百分点。其中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的P2P网贷贷款余额5078.84亿元,占49%;环比较上月底5015.26亿元增加63.58亿元,增长1.27%,较整个贷款余额的增速低3.78个百分点;占比下降1.83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暂行办法》的限额规定已在逐渐落实,但超过限额仍创新高。同时,目前沉淀着的5078.84亿元-7512.66亿元大额P2P网贷资产,在未来不到9个月内,需要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抽回。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可能引起实体经济和部分地区的连锁反应,值得高度重视。
风险预警平台占比达58.98%
报告显示,2016年11月份,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8.50%,创历史新低,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今年网贷利率屡创新低,表明今年网贷成交额屡创新高,不是网贷平台为求增长而实施利诱。几年来,P2P网贷利率大幅降低,可以说P2P网贷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做出了特别贡献。对比2013年利率水平,今年P2P网贷为中小微企业节省利息超过1000亿元。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P2P网贷平台总数量6372家,创历史新高。中国互联网金融现代统计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风险池的风险预警平台3758家,占全国P2P网贷平台6372家的58.98%,风险池名单环比增加103家。2016年11月份,新发生停止经营、提现困难、失联跑路等情况的问题平台特别风险预警平台39家,累计2387家,占全国P2P网贷平台6372家的37.46%。
融金所总裁黄德林表示,从11月份月报数据上来看,近期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良币驱逐劣币的步伐在加快,良性退出仍是过去数月平台退出的主要选择。年关将近,网贷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出现了微幅下降也属于正常的回调。下一步备案登记、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指引都将相继出台,进一步引导行业的规范性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