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一般被认为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需求的变化而自然渐进的过程。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倡导,内外部市场的助推与“倒逼”,特别是当原有的运行模式举步维艰时,产业升级有可能在主客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加速。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床行业的自主升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眼下,在升级的催促和鼓动声中,无论是对于处在产业前端的孤寂者,还是身在其间的拚杀者,此刻,都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今后的发展指向在何方以及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毕竟,产业升级的过程是行业内部重新洗牌、企业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先知先觉者,可能成为先驱和引领者,盲动者则可能成为“先烈”或铺路石。但是,无论是留恋和固守于原有的领地,还是大胆奔向新的草场,你都必须做出自己新的抉择。
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国的背后
机床是用以制造一切机械的机器,有工作母机之称。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属战略性产业。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加工设备,是机床工业的核心产品,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竞争的制高点。
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机床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2亿元,与此同时,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机床生产规模均大幅下降,这使得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生产大国。
事实上,在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今天,位居全球机床生产产值第一已失去了昨日的轰动效应。正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说:仔细观察一下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产能情况,就很容易发现,如果说我们的产能还不算过剩的话,也足够大了。即使是所谓的“蓝海”领域比如风电,一瞬间,也会变得人满为患。但是,在这种“繁荣”表象的背后,如果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产业自身的运行效率上进行分析,特别是在绿色制造、低碳经济、节约资源等经济发展理念得到普遍重视的前提下,事实上,机床行业产值的全球“最大”并不足以令人弹冠相庆。
不可否认,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机床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数控机床列入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将数控机床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进一步确立了机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机床行业针对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发电设备、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石化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成套冶金机械、大型船舶、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重点领域,加强产品自主创新和专机开发研制,在精密制造、极限制造等方面实现了有效突破,提升了大、重型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机床等重点产品的技术档次和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开发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25m、28m数控立式铣车床,回转直径5m、承重500t的数控卧式车床,10.5m数控桥式龙门复合机床,镗杆直径320mm的数控落地铣镗床,直径2500mm的轧辊磨床以及高性能数控锻压设备等。目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开始进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国防军工建设领域,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2009年,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达到了70.1%;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达到62%。
但是,下面的一组数据中可以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机床工业取得诸多佳绩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不仅必要,而且相当紧迫。
2009年,机床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
机床工具行业产品销售产值3922.5亿元,同比增长18.7%。
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利润176.4亿元,比同期下降1.8%;产值利润率为5%,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1~11月数据)。
金切机床行业实现利润45.2亿元,同比下降6.7%;产值利润率为5.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成型机床行业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6.8%;产值利润率为3.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11月数据)。
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97亿美元,同比下降21.1%。
机床工具产品出口47.4亿美元,同比下降33.5%。
中低档数控机床出口价格持续下跌,平均单价降幅达到25%。
行业内投资增加,产值增加,销售量增加,但利润下降。这种技术、资源、人力成本在产业发展中贡献度未得到充分体现的增长方式,对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换句话说,长期沉迷于或者是对低端产品的恋恋不舍,一但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这种执著只能不断加重企业的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损害到行业的整体健康状况。
高端严重缺失,中低端竞争过度,基础不稳,专业化不强。这就是隐藏在“最大”后面的阴影。
一位机床行业的权威人士就明确指出:机床行业低水平的产能严重过剩。不调整结构,不进行产业升级,不走专业化的道路,不转换增长方式,不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句空话,而且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市场的强劲表现还能维持多久
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得益于亢奋的市场需求,国内机床行业也实现了连续八年的高速发展。即使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与其他发达的经济区域相比,国内机床工业起码在产值数据上仍能令人聊以自慰。
但是,基于理性和清醒的认识与判断,这样一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靠全社会固定资产连续大幅度增长拉动的市场,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市场自身的运行周期真的不存在了?如果认为今天是在透支明天的需求,那明天该如何应对?企业是否能跟上市场的需求变化?
从外部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形势同样复杂。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内在弊端,使之遭受了无情的惩罚。由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态势明显加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反倾销调查案件频繁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这给依靠过剩产能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长期以来依靠比较优势拉动出口的模式从理念上也将发生动摇。因此更多地考虑技术附加值,更多地考虑效益,对机床工具行业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地去应对有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变化,应该是一种更积极的态度。
需求变化带来的启示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2009年10月对8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新增订单不足的情况极为普遍,大体上比上年同期减少25%。而且,有半数企业都遇到用户暂缓提货或退货的情况。尽管,近几个月市场有转好迹象,但谨慎气氛日趋浓烈。该协会近期对若干用户行业进行调研的情况同时显示,国家对航空、汽车、铁路、绿色能源、船舶、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重点支持,拉动了需求市场向高端倾斜。
据业内专家介绍,对于极大尺寸、超重型的机床设备,用于汽车工业的机床设备,用于航空工业的多坐标机床设备,用于电子工业的精细加工设备的生产,是目前国内机床行业的短板,有些甚至还是空白。国内市场的相关需求只能依赖进口,而一些关键领域的关键设备还处于国外的技术封锁状态。尽管,这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由于机床行业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而有所改善,但落差仍然很大。
显而易见,新增需求给机床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指向。但要真正赢得市场,调整结构,创新升级是必须要做的功课。此外,根据形势的变化,能否贴近市场,挖掘市场,培育市场,创造需求,同样是检验企业内功的现实课题。
创新升级与重视基础两者不可偏废
机床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并不显著的行业;机床是投资类商品中与用户个性化需求关联最为密切的商品;现代机床工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多品种、小批量、“量体裁衣”和成套供应;机床工业的有效组织规模和形式是专业性强的短小精悍企业组合;机床产品的制造越来越多地依靠集成(配套)方式。这些概念的集合意味着,机床行业是一个企业之间分工差异明显、竞争强度大、技术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效用的产业领域。
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国内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数为4832家,目前的实际数量还会有所增加。在如此庞大的制造体系中实施结构调整,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然,市场的调控功能无疑应该起主导作用,但必要的政策引导同样不可省略。
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已经开始启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主旨是为了解决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急需,而目前机床行业还无力满足的关键设备问题。此举,对于提升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产品品质,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对于那些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那些富于创新和冒险精神,经营灵活,操作与集成能力强,执著于行业并开始显露出“专、特、精”特质的民营企业,如何使其同样能获得机会,同样可以参与到重大专项的攻坚战中,似乎同样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调动行业中尽可能多的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创新升级之中,才可能收获得更多。
此外,机床行业的创新升级绝不可能孤立地进行,相关产业的配套跟进同样必不可少。不要再让机床制造企业总是发出这样的感叹:生产机床是不是应该从炼钢做起!
一位机床企业老总曾这样对记者说:注重开发高端及空白产品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相关的基础工作做好,国内机床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样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眼下,还有几所高校开设铸造、热处理这样的专业。铸造似乎已经成了污染的代名词。铸造企业搬得越远越好,用工成本越低越好,以至于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铸造同样是一项科学,里面学问大了。长期忽视产业基础的作法,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就可以说,铸件已经成为制约机床品质稳定可靠的一大“瓶颈”因素。再好看的空中楼阁,如果说没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又与危房何异?
据了解,机床制造企业受困于原材料和基础领域薄弱的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具体的调研工作也已展开。但愿,针对材料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专项也能尽早变为现实。
来源:装备制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