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并非绝对过剩 发展存在诸多短板


时间:2010-04-28





本来关于“风电过剩”的讨论已经开始降温,2010年3月份,“两会”期间一位代表把风电形容为“形象工程”的说法,却又把“风电过剩”推向舆论前沿,被举例出来当矛头的甘肃酒泉发电站的相关人员当即反驳。


一个崭新的朝阳产业,却受到了“产能过剩”的质疑,一哄而上的投资热潮带来的是泡沫还是真金白银?过剩之说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据可循?

早在2009年9月,政府部门曾明确指出了国内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产能过剩不可避免”,而一个月后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却依然人声鼎沸,不仅金风、华锐等本土风电制造巨头高调亮相,也吸引了代表全球整机技术制高点的Vestas、Suzlon、Gamesa等外资大鳄,顶着“过剩”的压力,风电投资热度却仍然不减。

风能产业的繁荣还不仅仅是表面的喧哗和热闹,国内风机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002202)3月4日金风科技发布09年年报,2009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4,557.95万元,较上年增加83,917.21万元,同比增长92.58%。业绩增长的原因是:2009年公司销售保持稳步增长,订单充裕,新增订单2915.25MW。

政策结论与市场的表现大相径庭,风能产业到底怎么了?

“左右脚”不同步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中说:“近年来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出现了风电设备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而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若不及时调控和引导,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政府主管部门的预警,引起了各方关注。风电刚刚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骄傲,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过剩产业”呢?

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告诉《投资家》,这两年风能的发展确实比较快,原因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导向起了推动作用,政策规定风能发电可以比常规电价增加0.25元,可以获得较高的电价补贴,从而引来了投资升温。

不仅如此,之前一直是“只能看没法吃”的海上风电政策也逐渐明朗,2010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出炉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硬性规定“海上风电开发投资企业为中资企业或中资占股在50%以上”。一系列刺激性的政策支持,使风电行业的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2010年2月27日,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所有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整体安装成功,这个总投资23.65亿元的项目,其风电设备全部由国内风电企业生产。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风电产业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逆势上涨31%,新增装机容量3.75万兆瓦,将总装机容量推升至15.79万兆瓦,其中,中国的涨幅引领全球风电产业,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从2008年的1.2万兆瓦上涨到2009年底的2.51万兆瓦,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万兆瓦。

除此之外,成本下降在风能利用的热潮中又添了一把火。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风电设备以及风电单位千瓦的造价已经降低到跟常规能源接近的水平,石定寰介绍说,发电行业本身最重要的设备跟传统装备制造比较类似,除了比较特殊的如风叶的叶片,发电设备厂可能没有生产过,其他的如发电机、齿轮箱等都是常规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原有产品。

看起来规模巨大的生产能力相对于消费市场却显得微不足道。石定寰指出,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在30亿吨标准煤,预计2020年消费总量将达到40亿吨,但是在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曾透露,2009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为9.9%。根据国务院2009年底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将达到1.5亿吨标准煤以上。

同时风电产业还面临着“高装机容量、低发电量”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风电的总发电量才1000多万千瓦。”石定寰认为,所谓的过剩是在新能源投资最热的时期提出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消化,市场订单开始减少,投资者已经理性了很多。

有人打了个比方,风电产业现在是左脚迈出去而右脚没跟上,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更重要的是把右脚跟上去,风能在我们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数还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不平衡”中,很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一条腿迈到了海外。

2009年9月,一艘货船鸣着汽笛离开天津港,船上运载着金风科技第一个兆瓦级海外项目美国UILK项目(美国奥克风电场有限公司)3台77/1500kW风力发电机组,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休斯敦;2009年10月23日,华锐风电科技董事长韩俊良和美国AES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何励恒(PaulHanrahan)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拓展不只是暂时性的业务转移,还将是未来产业布局的一部分,石定寰表示,在全球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承担起减排的任务,“中国企业不光要抓住欧美市场,拉丁美洲、南美、非洲可以作为试验为以后的大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洗牌”不可避免

风电产业是否过剩,风电企业应该最清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总裁郭健认为,金融危机使原材料价格下降,整个风机设备价格半年之内下降了20%,而这对风电投资商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同时金融危机使很多行业受到影响,大量投资涌入“有利可图”的风电行业,从而造成了所谓的产能过剩。

按照国家“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规划构想,我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基地式集中开发阶段。甘肃、新疆、内蒙古、福建、山东、江苏等地先后规划大型风电项目。内蒙古确定了打造内蒙古“风电三峡”的目标,规划风电装机2010年达到800万千瓦,2015年达到2800万千瓦,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重点建设几个百万风电基地。江苏濒海的每个县都在规划1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场,近期更是喊出了建设“海上三峡”的口号。

但是在如此轰轰烈烈的风电建设中,能真正分到一杯羹的却还是寥寥无几。中投顾问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443.98万千瓦,接近450万千瓦,具体到企业层面,金风科技完成装机109.5万千瓦,占比达到24.66%;华锐风电完成装机108.75万千瓦,占比达到24.49%;东汽完成装机56.55万千瓦,占比达到12.74%,以上三家已经占了风电装机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

而随着国家限制低端产能政策的陆续出台,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集中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全球范围来看,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集中度也非常明显,排名前五的企业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80%以上,留下的生存空间对剩余的制造企业来说,竞争环境可想而知。国内中小型风电制造商由于受到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的限制,曾经出现过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这也就成为了“过剩论”的一个来由。

据公开的统计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风机整机制造厂商已经有六七十家,风叶厂商有50多家,塔筒厂商接近100家,但是华锐风电科技董事长韩俊良告诉《投资家》,以他所在的风机整机制造行业来说,真正具有批量生产200台以上能力的不超过10家,他认为拥有高端技术的企业产能并不过剩,这些企业是中国风能发展的未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表示,中小型风电制造厂商面临着的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并不严重,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些风电场相继开工,以及海外订单的增加,中小企业订单不足的情况正在得到缓解,而如果企业本身在良好向上的环境下仍然不能生存下来,那也就意味着应该成为落后产能的淘汰对象。

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材料下降,也许会加快行业洗牌的速度,风电设备的制造行业正经历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金风科技2010年1月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08年7月14日中标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瓜州北大桥第四、瓜州干河口第六风电场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这两个项目各有134台1.5MW风电机组,合计金额为25.7亿元。根据2009年国内风电设备市场价格情况,经买卖双方一致协商调低了合同金额,从25.7亿元缩减为20.7亿元。”

两个合同金额缩水了5亿元,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分析,按照两个项目268台1.5MW风电机组一共20.7亿元来看,一台1.5MW的机组目前的中标价格为772.3万,也就是一千瓦仅为5149元,而在2008年一套这样的设备能卖到八九百万元。根据金凤科技公告数据显示,2008年金风科技产品的中标价格为6400元/kw,2009年5月金风的中标价格降低到5400元/kw左右,跌幅达到15%以上。金风科技200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是22.8%,2008年是18.88%,当时主打产品是750千瓦风电机组,现在主打产品是1.5兆瓦风电机组,产品规格提高了,但是价格却下降了。

与此同时,国际风电巨头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国外知名的风机制造企业,如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美国GE能源集团、西班牙加那萨公司等纷纷进军中国,把中国风电市场作为未来布局的重点。

2005年,国家发改委有一个硬性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但在2009年10月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中方表示同意考虑取消风力发电设备投标中的国产化要求。

姜谦认为,这意味着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直面外资风电巨头的冲击,短期内会对国内风电制造厂商产生很大影响,在同等条件下,他们还没有实力同外资巨头竞争。

国内外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使整个风电制造企业面临“山雨欲来”的洗牌时代。

“软肋”依然在技术

逐渐升温的市场竞争促使风电产业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节奏,但是对大多数风电生产制造的企业来说,技术仍然是“说不出的痛”。

在进入行业初期,就有人跟王松说,这个行业很简单,你买到一些部件、图纸、生产许可证,然后组装就算入行了。经过4年,身为广东明阳风电总经理的他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风机一定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一定是要基于国内的风况和运用条件设定产品,风电产业的技术水平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般来说风机要有3年的运行经验才能投放市场,而在政策鼓励国有化的时期,这一要求被放宽,这就导致了一大批企业低门槛进入市场,却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生存艰难,风电产业圈内流行一种说法,“一张图纸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对于核心技术的依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石定寰告诉《投资家》:“目前整个风能的设备配套,大部分国内都已经能够做到,但是比较缺的是核心的控制系统,比如其中的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仍然还需要进口。”

“九五”和“十五”期间,政府组织实施“乘风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国债项目和特许权项目支持建立6家风电整机企业进行风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初步掌握了600千瓦和750千瓦机组总体设计技术。

中国风电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投资家》,之前国内风电制造企业一般采用从国外购买技术许可证的方式来引进技术,这种做法类似于“代工”,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近几年,以购买许可证的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的比例正在下降,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联合开发”、“自主研发”。石定寰指出,国内风电技术目前缺失的是风电机组中的控制系统和变流系统,这部分基本仍然需要进口。

“并网”成为瓶颈

而事实上,核心技术的缺失还并不是风电产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过剩论刚刚出现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就对外解释,“风电产业不是绝对的过剩,而只是某些环节存在不配套”,这里的某些环节主要集中在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协调。据了解,在风电产业中,风机只占到总成本的35%,其他成本来自建安、运维、并网、管理和回收等部分,其中建设安装占24%,运行维护占22%。

对风电产业的下游来说,电网合并被普遍认为是加快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国内的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的部分地区,但是“三北”却是电网最弱的区域,风力发电的不稳定特性,意味着一旦千万千瓦的风电场同时发电,很可能会造成当地电网立刻瘫痪。因此也就有了“风电”容量不能高于“20%”的说法,但实际上,国内电网运营企业对风电容量的限制更谨慎,表示“一旦超过5%这个标准,电网系统将受到冲击”。

“通常人们认为在一个局部的电网中,风电的容量在20%以下,才不至于过大影响电网的调控,”石定寰说,“在很多国家,比如欧洲的丹麦早已经超过了所谓的20%的‘警戒线’,却依然运行得非常好,而中国目前风电的总容量,距离20%的标准还差得远而又远。”

而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人认为,中国很难从技术能力更强的欧洲国家获得借鉴的经验:欧洲几个国家的电网是联网的,在完善的风电量预测的技术支持下,风力发电很容易被消纳,而且欧洲没有国内这样大的风电场,大部分风电可以实现当地消纳。

所以“并网”技术成为瓶颈,而对大部分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来说,盲目追求国际上高、精、尖的技术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如何适应国内的资源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才是企业发展的“生路”。

金风科技总裁郭健表示:“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大规模的装机几百万、上千万千瓦设计对电网承受能力有多大,包括低压穿越问题,能不能有效解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是可靠性满足入网的标准,并不是大小的概念。”

石定寰透露,目前国家正在修改相关的规定,要求电网全额收购风电,虽然这对于风电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绝对的利好,但是如果并网技术不能解决,全额收购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浪费。

姜谦也认为,风电产业正处于政策试点阶段,上下游的发展不能协调。不少专家认为,这种状况很可能会造成所谓的过剩,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的配套才是风电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