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业回暖尚不明朗 能源装备或成机床业复苏动力


时间:2010-05-19





  前两个月,有机床业内人士乐观地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受下游工程机械等产品需求增长的拉动,机床行业正出现复苏回暖态势。但眼下,对机床业前景的判断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一些强周期的品种如工程机械、机床等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面临需求下降风险,机床行业的复苏态势或将提前终止。在这种状况下,能源装备对机床行业的拉动效应将更加明显。

  机床业未完全走出低谷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今年前3月,机械工业同比增长43.48%,增速环比回落约3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25.56%,增速环比提升约6.5个百分点。

  民族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符彩霞表示,机床行业的复苏可能提前终止。根据她的研究,机床工具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1.38%,增速环比上升约3.8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23.78%,增速环比回落约2个百分点。“我们之前一直担心2009年的经济复苏政策干预的印迹太深,一旦政策转向,将压缩机床行业的复苏时间,目前来看我们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 符彩霞说。

  同时,有分析认为,机床行业经济运行仍处周期底部,整体行业难言反转。尽管2008年末以来,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但对机床行业而言,由于国外市场的持续恶化,部分抵消了国内复苏所带来的行业增长,加上低端产品比例较高,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2010年行业整体反转的难度很大。与此同时,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对能源装备的需求,有望为机床行业复苏注入强心剂。

  能源装备对机床需求强劲

  据了解,能源领域的大型发电、输变电设备,大型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装置等需要大批重型、精密、多坐标、高效、专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造。一重、二重、哈电等能源装备企业,很多大型关键部件都要自己生产,对高端机床产品有很大需求。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电力设备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具体体现在,火电和核电的汽轮机缸体、汽轮机转子及叶片;发电机定子和转子;核电热交换器以及孔板;水轮发电机基座定子和转子都需要重型机床加工。

  受益于电网投资不断增长,未来几年电力设备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电力设备行业将保持20%左右增速。随着电力设备的发展,发电行业装机容量的增大,将带动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重型数控立式车床、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叶根槽专用铣床,以及叶片数控加工设备等重型机床和超重型机床产品需求。

  此外,目前各电站设备公司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添大重型设备专用铣床,对于镗杆直径250毫米以上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加工直径16米数控重型立式车床等产品有较大需求。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认为,除了传统能源所需设备外,新能源行业的兴起,会扩大机械产品的应用范围,从而为加工装备提供新的市场机会。最明显的例子是风电产业的发展对于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的需求和对风电加工装备的带动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型风力机组的总体设计和载荷计算能力较弱,控制系统、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风机的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制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我们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相对落后。

  能源装备推动机床业结构调整

  实际上,机床业与能源装备业相互依存。一方面,机床工具作为装备制造的“母机”,是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能源装备行业又对机床业有很强的拉动效应,可以帮助机床行业快速回暖。

  或是基于能源装备对机床行业拉动力的考虑,上个月,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据悉,会议目的一是深化机床工具行业与军工行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二就是初步建立能源装备领域与机床工具行业的长期合作机制。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表示,在能源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能拉动国产机床工具产品、国产加工设备的技术进步。在这种机遇下,机床工具行业不能放过任何能够带动产业调整、产品升级的机会。“可以借鉴军工的成功经验,请能源企业讲需求,讲要加工的产品,讲加工技术和要求,进行供需对接,然后确定示范工程和依托单位。”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主任周建平指出,机床工具企业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实现由向社会提供单一商品向为用户提供成套产品、成线产品的转变,最终成为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要在优化关键单元技术的基础上,向专有技术发展。

  能源装备虽然对机床行业有强劲的拉动力,但也对机床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即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专家认为,随着市场需求转向高端,机床企业在生产普通、低档机床的同时,必须格外注重大重型和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

  来源: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