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 创新举步维艰


时间:2010-06-04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国内的精加工技术、工业材料质量水平在近十多年来已经迅速提升,因此近年来中国国产分析仪器的质量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高端仪器仍过度依赖进口,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5000-6000台液相色谱仪器的需求,从销售额的角度比较,国产液相色谱仪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

我国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

仪器仪表产品的高科技化,必将成为日后仪器仪表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主流。世界近二十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高密封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薄膜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

这一背景和形势,不断地向仪器仪表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如要求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样品量更少、检测微损甚至无损、遥感遥测遥控更远距、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无污染等,同时也为仪器仪表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并成了仪器仪表进一步发展的物质、知识和技术基础。

科学家在研究中主要受两种因素限制:一是方法,二是仪器。有了方法而没有仪器,研究仍无法取得突破,这也是仪器创新的原动力。

仪器创新对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总是购买国外设备进行研究,在节奏上就比别人慢了几拍。由于研究需要,很多仪器需要加工开发新的功能,但因为加工量小,外企往往不愿接,即使接了,也会拖很长时间,迟滞了研究的进程。国外的高水平实验室,很多都有专门的仪器研发团队。当科学家找到方法,所需要的仪器也能被很快开发出来,这使他们能够一直站在科研领域的前沿。我国的科技成果走向前沿,同样需要仪器设备的创新。

创新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健全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高水平科学仪器研发基地缺乏。据科技部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正在运行的2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中,只有4家直接以科学仪器设备命名;在总数约350家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直接与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相关的不到10家,而在企业中尚未建立科学仪器研发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没有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企业难以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有关资料表明,科学仪器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承担单位主要是中科院各研究所、各部委研究所和高等学校,而企业作为仪器制造的主体仅占6%。企业缺乏研究实力,只能跟踪外国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科学仪器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都加大对科学仪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而我国在“九五”期间,用于科学仪器攻关项目的研发总投入只有7500万元,不足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年研发经费的10%。“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的资金合计为218亿元,其中,投入质谱、光谱、电化学、核磁等通用科学仪器的资金仅为0.85亿元,共投入110个项目,投入资金占中央财政投入总数的0.39%,平均每一项的投入为78万元,这显然难以适应本行业的发展。

另外,目前我们的科技评价体系,以及整个学术界浮躁之风的影响等因素也都制约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

国家正在实施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仅靠灵机一动的创新越来越难。创新方法和新仪器研制需要国家从政策上和项目资助、评估体系、产学研环境予以保证。国家应当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上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

比如应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对使用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可以享受使用进口产品同样的免税优惠政策,同时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并且有研发基础的科学仪器设备。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科学仪器生产企业工作,完善科技人员评价指标,鼓励大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人才携带科技成果进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竞争力。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最近几年来,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都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新型仪器和创新方法学的研究。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的“科技仪器研究与发展”、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中的“仪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学院的“科技仪器升级与改造项目”、基金委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教育部的“创新型仪器研发方向性探索”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新型仪器研发起到推动作用,也从某种程度上鼓励研发人员能够潜心研究,不受外界不良之风的扰动。

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建立良好的先进科学仪器研发氛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具有长远影响的创新型科学仪器装置,建立一支耐得住寂寞的研发队伍,保证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仪器研制的创新地位。科研仪器的不断创新亦可带动我国从高度依赖进口高端精密仪器的现状中逐步摆脱出来。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