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 机床行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时间:2010-06-08





中国机床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依旧强烈,但现在却有了新的细微变化。那就是,在明确了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后有的放矢的攻关研发。

在笔者看来,这些目的可以汇总为一个词??替代进口。

打破垄断替代进口

4月22日,由四川宜宾普什驱动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并投入生产的高速铁路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通过铁道部主管单位及中铁六局的联合验收。据悉,该设备的成功研发和投产,打破了德国长期垄断中国高铁专用数控磨床市场的格局。

实际上,在此之前华东数控也成功研制出了轮轨高速铁路博格板承轨台专用数控龙门磨床。

又如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手成功研制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了高精度雷达制造中的核心技术问题。该机床曾亮相于上海举行的2009中国工业博览会。

“它的加工精度达到μ级,相当于头发丝的1/70。它最大的亮点是五轴联动数控和光纤激光。”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台只有收银机大小的机床还能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可大显身手。

在高精度雷达研制中,需要一个核心微型器件??由金属钼加工而成、直径只有12毫米的球面栅网,栅网里72个梯形小格,小格之间相连的“筋”只有0.12毫米。

不要小看这微不足道的12毫米。由于钼的熔点高达2000℃,国内没有加工设备,国外技术封锁,球面栅网加工工艺一直是制约中国高端产品提高精度的瓶颈。

在今年南京召开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济南二机床集团携最新研制的动梁龙门镗铣加工中心参展。据悉该重大装备在技术性能、自动化程度、加工精度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与价格垄断,让国产化成为现实。

“别看它高4米,重200吨,但大块头却非常精细灵活,加工精度锁定在8微米的误差范围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二机床的参展技术人员向笔者介绍,这套加工中心还实现了工件的一次装夹、五面加工,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价格却仅为国外同类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二。

据了解,着眼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济南二机床近年来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提升产品自动化、数控化水平及专机研制、关键设备替代进口等领域实现突破,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能源、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铁路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广泛应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正在加快速度迎头赶上。有些产品的开发成功甚至让国外同行开始发慌,不仅打破了他们长期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还迫使他们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

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企业实力

吴柏林介绍说,此次中国数控机床展上出现了一批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精密电加工成型机床、带自动穿丝装置的精密数控单向走丝机床、数控铺缠机、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自主创新产品,数控、精密、高速、柔性、复合等各种高档产品琳琅满目,产品规格从小型、中型、大型到重型和超重型,也是应有尽有。

他认为这些产品代表了当代机床工具产品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也体现了我国机床制造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进步。

实际上,为适应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需求变化,许多企业压缩了低档、普通产品生产,加快经济型数控机床升级换代步伐,着力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生产线等。通过技术创新和一批新产品的推出,重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2009年行业重点企业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同比增加5%。

与此同时,机床行业也出现了一批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的企业。比如前面提到的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先后赢得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客户的5000吨多工位压力机、3200吨大型冲压线等重点项目,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成为了福特、奔驰等国际汽车厂家的全球供应商,被国外客户誉为“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

专业从事重型数控机床开发的北京第一机床厂在成功收购了世界重型机床龙头企业??德国阿道夫?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公司后,提升了其在重型机床研发与制造方面的能力。目前北京第一机床厂紧密结合国内大型电力、航天、重型机械用户对超重型重载五轴联动复合机床的迫切需求,研制了世界最大、龙门宽度达10米的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可完成大型核电站核岛关键零部件加工,并在研发过程中突破了三段式横梁组装加工工艺等关键工艺技术。

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为重型机械行业用户研发的世界最大、回转直径5米、承重500吨的超重型卧式镗车床,可用于110万千瓦核电半速转子、70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加工。该机床研发过程中,突破了超重型高精度静压主轴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使机床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重型立式车床制造方面武重已成为世界龙头企业。

吴柏林说,2009年是我国近十几年来产品结构调整最突出的一年。含金量高的、档次比较高的、技术复杂程度比较高的产品多了,产品结构变化特别大。

产品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吴柏林认为机床行业2009年能有这么好的表现,从客观上讲,是借了金融危机的光。但从主观上讲,因为机床产品开发要有一定的周期,如果不是前3~5年就开始开发也没有现在这种局面。产品结构调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行业在过去连续8年获得高速发展的时候,不少业内的有识之士也并没有忽略基础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这让我们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包括重大专项的实施以及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当然重大专项只能是药引子,更多的是企业抓住了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明确了主攻方向,加快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