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受阻未平,减震器问题又起


时间:2010-07-02





  最近有车主表示为了支持国产才买的国产车,结果很后悔,小毛病不断,大问题不少,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减震器问题,车主表示“减震器不断的响,直接影响开车心情,看来国产真的不如外资的”一位赵先生说。


   整车受阻未平减震器问题又起


  零部件问题确实是对整车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召回事件频频发生,而对中国来说零部件也是制约整车企业的发展,整车受阻未平减震器问题又起。


  其实中国减震器在很大程度上也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国内生产汽车减震器的厂家,大大小小加起来共有100多家,国内的汽车减震器行业市场状况也是比较乱的,质量、价格、企业的规模都是参差不齐的而且自主品牌厂商同外资厂商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导致上诉赵先生说的原因,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


  减震器市场严竣


  现在的减震器就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也就是说主机厂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主机厂不可能给零部件加价。售后服务市场也一样,售后服务市场现在是供大于求,价格战打的非常激烈,原材料价格又上涨的厉害,所以,造成零部件利润空间大大降低了。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2009年我国乘用车OEM配套市场,9家外资包括合资减震器企业占据82%的市场份额,而100多家自主品牌企业仅占18%。据了解,前20家自主品牌减震器企业的年产量大约为3000万支,海外售后市场对自主品牌的中低端产品比较青睐,出口地区集中在中东、东南亚等地。一位业内专家分析说,这些海外市场对产品技术指标、安全标准要求不是很高,同时也是我国整车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国内自主品牌减震器企业比较容易开拓这些市场。“在乘用车OEM市场,自主品牌减震器企业很难实现与整车配套,基本上是外资厂商唱主角,自主品牌处于边缘化状态,


  这些企业尽管产销量很高,但主要面向售后市场,不利于树立品牌形象,也影响了企业技术实力提升。”该业内人士称。“在国内乘用车减震器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一直偏低。自主品牌在售后维修领域销量很大,尤其在海外中低端市场受欢迎,但国内整车配套市场基本被合资和外企业抢占,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国内整车配套十分困难。尽管如此,我们也准备进军国内OEM市场,已经洽谈了几家意向企业。”芜湖弘祥汽车减震器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先生对记者说,全球汽车减震器保有量至少有5亿支,每年更换量很大,所以售后维修市场的空间非常广阔。浙江超阳集团生产的减震器大量进入海外中高级车维修市场。“中高级汽车价格较高,从事这类产品维修比国产车利润空间大,而且我们有自营出口权,在海外市场比较有竞争力。”该公司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分析人士称,目前很多国内企业瞄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售后维修市场,该市场汽车保有量高、产品类型多。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开发出多品种的海外车型所需。


  减震器自主品牌难以打响


  据了解,自主品牌厂商与外资企业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水平上,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区减震器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技术研发实力比较强,在消除振动源冲击、产品密封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国内自主品牌厂商。自主品牌厂商大多处于产品和技术复制阶段,自主开发能力弱,缺少独立地位。


  自主品牌减震器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产品差距明显,难点主要是与整车配套过程,包括汽车轮胎、发动机甚至变速器等多个部件都是振动源,如何消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是减震器水平提升的难题。而且减震器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常由于橡胶件、油料等质量不过关,导致减震器发生故障。“目前,自主品牌减震器技术水平大约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国内中高端轿车大量采用的麦弗逊式悬挂减震器和高档客车配备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基本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开发和认证也由外方主导。


  我国的减震器自主品牌没有打响,真正的把减震器打出自己品牌,还需要零部件商的很大努力,减震器对整车的影响力很大,不要让减震器成为整车的阻碍,减震器市场不得不防。


来源:机械专家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