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机电:厚积薄发,全面打造光伏产业链


时间:2010-07-06





  航天机电600151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从营业构成来看,目前公司45%的销售收入来自于新能源光伏产业,为公司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而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目前公司新能源光伏产业的毛利率只有8.64%,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为占业务比重40%、毛利率26.13%的汽车零部件业务。


  公司盈利状况


  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同比增长6.62%;利润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748万元,去年同期为2792万元,同比增长177.5%;基本每股收益0.10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


  利润增幅远远超过营业收入增幅的原因是投资收益增长86%。2009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13亿元,其中投资净收益高达1.42亿元。主要原因母公司出售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00万股股权,以及子公司上海汽车空调器厂投资的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十二五"规划


  2010年6月10日,公司发布了"十二五"规划。规划中制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稳健发展高端汽配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应用产业"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公司总资产达到1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其中新能源光伏产业140亿元,高端汽配产业50亿元含合营企业,新材料应用产业10亿元。


  贯通全产业链的新能源光伏产业布局


  公司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了航天光伏产业链的全线贯通,覆盖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工程、电站运营、研发及贸易等所有环节。建成了沪蒙两大产业基地,其中在内蒙古的产业基地主营多晶硅、硅片等前端产业链,建在上海的产业基地主营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等后端产业链。


  向产业链最前端扩张


  2009年公司完成了对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舟硅业"10亿元的增资,已合并持有神舟硅业60.34%的股权。神舟硅业第一阶段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已于2010年4月初正式投产,预计2010年全年产量达到800吨。第二阶段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全面推进。


  公司参股的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基础建设已经完工,单晶硅棒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110MW和24MW。未来计划将建成为年产能800-1,000MW的太阳能单晶硅锭、硅片生产基地。


  由组件封装向电池片组件一体化扩张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能公司"目前拥有电池片25MW、组件封装150MW产能。成功抢占3G通信基站光伏供电系统约40%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借助上海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贸易平台,积极开拓德国、美国、韩国的市场订单,第四季度订单饱满,保持满负荷生产。


  控股子公司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新能源"先期50MW工艺设备已采购完毕,2010年6月进行试生产,二期150MW的生产能力也将于年内形成,成为公司光伏产业链的重要产业基地。


  抢占国内外光伏系统工程市场


  公司新设立的太阳能系统工程分公司,已承接多项国内兆瓦级光伏电站,包括2009年内完成的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MWBIPV并网示范系统国家科技部863项目、世博中心1MW光伏示范工程电站,目前正全面启动内蒙古5MW光伏示范电站、上海2.3MWBIPV停车场光伏示范电站金太阳示范工程和神舟硅业1.1MW光伏示范电站金太阳示范工程等项目;以及甘肃嘉峪关的10MW电站项目。


  为继续扩大和提高公司光伏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与海外光伏运营商成立了合资公司,顺利进入欧洲光伏市场,并已获得了系统集成业务和电站经营业务。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在意大利分期投资规模达26.8MW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0297万欧元,其中包括撒丁岛11.8MW、阿普利亚10MW和5MW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内部收益率预计10%至15%,投资回收期约8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由航天机电供应光伏组件,项目建成并网后定向出售给欧洲当地的买方,或由合资公司自主经营电站,收取电费及意大利政府提供的电价补贴。


  除意大利市场外,公司正积极在西班牙、美国等海外市场加紧布点,通过参与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拓宽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前,航天光伏已完成独立电站190座和并网电站23座,共213座。联合建造独立电站约200座。在国内500多家组件及系统集成的企业中,承接10MW级的电站的只有4家,而航天机电就是其中一家。公司是国内光伏系统工程领域内的领先企业。


  公司正在积极建立航天光伏产业链成本模型,利用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切实制定降本措施,确保产业链的综合成本优势。同时,建立并形成成本分析制度,通过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并制定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并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持续提升航天光伏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到十二五末期,发电成本控制在1元以内。


  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成本约在1.1元-1.3元/度。若公司未来成功将发电成本降至1元以内,将成为国内光伏业的成本领先者,在光伏系统工程市场内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EPC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盈利模式


  航天光伏产业将通过形成光伏经营赢利新模式,从原来单纯的销售组件产品,正在转变为通过承接光伏电站项目拉动光伏产品销售,通过参与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并出售电站/或运营电站,形成新的经营/盈利模式。


  公司正在积极建设航天光伏营销平台,通过集聚和整合内部的优势和资源,改变分散管理的状态,形成统一协调、综合管理的模式,建立统一的营销、采购和管理平台;以市场和终端电站建设为牵引,确保整个产业链能量的释放,使产业链健康、有序的发展。


  依托军工技术后盾,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公司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工程中心的研发能力,2009年公司和空间电源研究所分别向工程中心增资1400万元和3400万元,为其向公司光伏产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储备以及申请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依托航天科技集团的军工技术后盾,以"军民结合"方式,开发相关前沿技术,包括:卷对卷薄膜电池技术、聚光太阳能电池技术、高效太阳能系统集成及管理技术、太阳能器件应用技术等。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在新能源光伏产业中重点培育发展的新技术还包括高纯多晶硅材料技术:改良西门子法新工艺及装备技术,新型多晶硅提纯工艺及装备技术;先进晶体硅电池技术:超高效晶体硅电池工艺及装备技术、新型晶体硅电池组件工艺技术;新型薄膜电池技术:高效新型硅基薄膜电池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的工艺及装备技术;光伏系统应用技术:先进BIPV技术,大型光伏电站系统技术;光伏检测技术:硅材料、电池片、组件和系统的检测及设备技术等。


  成立新能源光伏事业部,整合全产业链优势


  为了整合光伏产业贯通全产业链的优势,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光伏事业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管理整个光伏产业的业务发展;并在光伏事业部下设立营销平台、集中航天现有的国内外营销队伍和销售渠道,联手集团下属专业进出口贸易公司--上海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其外贸经验及海外渠道,已在欧洲、美国、亚洲逐步建立了客户群,为公司光伏产业的稳定发展做好了市场铺垫。


  未来打造百亿光伏产业链


  在公司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公司新能源光伏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40亿元。"十二五"中期,形成约500MW当量产能的、上下游基本匹配的航天光伏的核心制造平台,形成适度规模的内部产品上下游配套能力。


  稳健发展高端汽配产业


  高端汽配产业是公司三大产业之一,发展势头一直相当强劲。公司汽配产品主要包括乘用车空调系统产品、被动式传感器产品两大系列,市场占用率一直名类前茅,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以"舒适、节能、安全"的理念为导向,促进业务转型


  在公司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以"舒适、节能、安全"的汽车技术开发理念为导向,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为牵引,着力在电动空调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动安全系统等领域实现技术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生产规模化,从机械类产品向高端汽车电子类产品转型,从单机向系统总成转型,从国内配套能力向国际配套能力转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


  从机械类产品向高端汽车电子类产品转型


  公司力促产品类型从传统机械类产品向高端汽车电子类产品转型,主要体现在传感器和电机两大类产品。


  传感器:向微型化、集成化技术发展,提升现代微加工、微电子技术和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重点研究敏感材料与微电子应用技术、控制芯片技术、贴片与封装、MEMS工艺等。拓展新型传感器研发生产领域:扭矩传感器、氧传感器、氮化物传感器等。


  电机:向高性能化、智能化、微型化和节能化技术发展,产品具备宽调速范围、高稳速精度、快速动态响应及四象限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重点发展新能源车无刷电机产品。


  公司新研发的PCB结构形式的产品成功打入了东风雪铁龙、东风乘用车以及上海汽车的自主品牌。该产品将在上海汽车混合动力项目发动机舱保险丝盒产品上进行应用,为公司进入新能源车配套领域打下基础。公司正在为马瑞利公司开发的油泵电机,配套在选速器上,属于液压驱动的高扭矩电机,将使公司电机的范围从风机拓展到选速器电机、ABS电机等领域,提升公司电机业务。


  从单机向系统总成转型


  空调系统:新能源车电动空调系统技术、新型环保介质制冷剂应用技术、高效平行流蒸发器技术、低噪音空调装置技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发展高效空调热管理系统、电动空调系统,提高系统同步开发能力。


  系统产品:电动空调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动安全系统等。


  积极开拓市场,向国际配套能力转型


  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成为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供货商。传感器分公司与国际知名整车厂签订了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合营公司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新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控股子公司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成为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全球供应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