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业人士估算,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成本占整车成本70%左右,全球采购在发挥成本协同效应的同时隐含着质量控制的风险。
事实上,2010年初,对于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背后原因的探寻最终便聚焦在全球采购及供应商质量控制问题上。如何通过严密的审核、监控制度来保障全球采购的质量?大众与丰田这两家全球采购量最为庞大的企业在规范内部采购体系方面有何异同?
大众汽车集团日前在德国沃尔夫斯堡面向全球供应商颁发了“2010年度最佳供应商”奖,一家来自中国大连的日系独资企业赫然上榜。
日独资企业成大众最佳供应商
在大众上周公布的“2010年度最佳供应商”获奖名单中,有1家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加工企业。据记者了解,这家获奖的利优比大连机器有限公司,是日本利优比株式会社1994年在中国设立的独资企业,旗下利优比压铸大连有限公司,主要为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家生产模具和压铸件产品。本报记者了解到,利优比正是通过与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厂合作,为大众汽车提供双离合变速器的压铸件。其从2009年开始供货,所应用其生产的压铸件的双离合变速器已经应用到速腾、迈腾等多款大众系国产车型上。
“像这样为大众变速器厂提供零部件的生产厂家有20—30家”,记者从大众大连变速器厂方面进一步了解到,大众自动变速器每个零部件都是由外部厂家提供,然后由大众厂进行组装。目前,大众厂只生产轴和齿轮,而轴和齿轮也是通过购买毛坯然后另作加工进行组装完成的。
丰田采购方式更省成本
全球汽车业的主流采购体系被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通用为代表的全球采购模式,另一是以丰田为代表的垂直采购模式。这两大体系在不同的时期都曾发挥过不同的效用,可说是各有利弊。
以丰田为代表的垂直采购,以业务层层转包为基础,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关系密切甚至相互持股,整车厂只与少量一级供应商有配套的关系。而一级与二三四五级之间则有协作配套关系。丰田模式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庞大的整车及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但因不愿意牺牲关联企业的利益,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关就难免有疏漏,正所谓“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而以通用为代表的采购模式,以市场竞争为基础,整车厂根据配件质量、技术水平、产品价格、服务优劣等方面因素自由选择。这样一来,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在零部件开发上处于主动地位。然而由于供应关系的确定是采用招标的办法,产品在开发期间,技术上处于极端封锁状态。通用的这种模式比丰田模式成本高约8%。
在品质与利润间求得平衡
由于丰田的垂直采购模式对于成本控制更为有效,近两年来,包括通用、大众在内的汽车商,都开始向丰田的采购方式学习靠拢。然而这一行业趋势在丰田召回事件后,则又被重新放回显微镜下反复打量。
“零部件采购体系一直都是汽车行业最为隐秘的利益链,占到整车成本的70%左右”,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是采用零部件外包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从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然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整条产业链的采购成本与质量成为汽车厂商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众相关人士表示,在大众体系内,对不同级别的供应商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采购的第一步是先就价格进行洽谈,并进行初步质量检测,然后由北京大众中国质保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样件生产。在通过审核后,供应商要再经过一年的小批量的试生产期,一年认可期之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利优比大连机器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大众供应商评奖的标准是多重的”,考察指标包括供应商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环境保护、项目管理能力、全球化和专业技术培养等方面的表现。
谁能成为优质的供应商?
尽管大众汽车对于优质供应商的评定标准不愿做进一步的透露。然而从上述的指标看来,汽车商对于供应商的考核并非单一的质量指标。而落脚到整车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如何检测和保证才是重中之重。
在丰田召回事件后不久,日方高管对外披露丰田的两种“图纸现象”,丰田透露,在全球,丰田与供应商合作所用的图纸分为“丰田图”和“认可图”两种。其中“丰田图”指由丰田公司提供标准图纸,供应商照图纸进行生产;“认可图”则是丰田公司出具标准和要求,由供应商自行设计,经丰田总部审核通过后进行生产。
尽管事后丰田强调“两种图纸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质量是相同的”,然而丰田召回事件中出现问题的组件正是后一种“认可图”系列的部件。
对此,大众中国相关人士表示,大众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在小公司批量生产之前,根据大众提供的图纸,生产的样件。样品要经过试验室和测量室两道程序,根据实际检测情况,在大连变速器厂、北京大众中国进行检测,甚至有些零部件要送回德国验收,验收完成后进行小批量生产。并且,在一年的认可期期间,要综合考察供应商的供货及时程度,质量合格率,价格是否稳定合理,最终给出打分,再根据分数来选用长期供应商。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