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制造业高层论坛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企业的代表深入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应立足自主创新,向高端制造转型;推动低碳发展,向绿色制造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向现代服务制造转型。
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话题在业内逐渐升温。如何推动“中国制造”突破价值链低端,更是成为近一段时间以来相关论坛、会议关注的焦点。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契机,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主要动力。
高端制造业是突破口
2009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和转型升级政策,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莫玮表示,中国一定要发展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高端制造业是突破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介绍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使一些跨国公司将制造企业从中国迁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不过,该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跨国公司选择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产品和技术,而且转移重点不再是低端制造业,而是区域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以及为此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制造业兴国”就一直是各国倚重的战略要点之一。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高端制造业仍然是这些国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的关键,也是这些国家发展的重点。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介绍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提出美国要重新回到“制造业时代”,这预示着美国未来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上。
自主创新能力需提高
工业大国主要靠规模取胜,而工业强国必须要在技术、品牌、管理、创新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中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莫玮认为,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一方面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立足我国制造业基础,着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将高端制造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是我国政府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积极推动‘中国制造’ 突破价值链低端的重要举措。”莫玮表示,要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着力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集约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强国建设。
在积极探索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有效途径方面,莫玮表示,要着力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建设国际领先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同时积极发展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孔跃龙认为,中国工业要做强,首先得发展高端制造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国际金融危机下,一些国外企业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更严,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发展我国的自主品牌。
谈到自主创新,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剡水认为,自主创新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非常迫切。如果不抓紧自主创新,产品技术不能提升,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企业也不可能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高新区率先抓机遇
作为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高端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目前,高新区已经成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2009年年底,潍坊高新区提出建设高端制造业先行区、聚集区、示范区的目标。为此,维坊高新区将重点完善LED、光伏、动力等产业链条。
今年7月,兰州高新区与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意大利SELI公司就建设隧道掘进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不久后,总投资约15亿元,集研发、生产、总装、配套、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隧道掘进设备生产基地将在兰州高新区彭家坪新区拔地而起,实现世界先进盾构机“兰州制造”。
同样是在7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长春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中航工业长春航空科技产业园落户长春高新区。该产业园将建5个产业区:航空产业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区、动力锂电池产业区、先进复合材料件及轨道客车配套件产业区、研发及综合配套区,重点开发生产汽车零部件、轨道客车配套件、电动客车、新能源产业及装备、动力锂电池和复合材料产品、航空、非航空燃调类及阀类产品等。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纷纷作出了重要战略安排。深圳提出了为高端制造业腾出空间的发展思路;上海将保留高端制造业,转移中低端制造业等。
来源;中国机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