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割据壁垒难破建设成本不降反升
■逐步实现了核电建设的批量化与标准化,核电建设成本理应降低,但现实情况却是成本不降反升。
■看似竞争激烈,实则壁垒分明,互相割据,连国家组织统一的技术攻关都组织不起来。
■核电的专业化到底是现有核电企业内部的专业化?还是独立于现有核电企业的专业化?
■“尽管大家都清楚合作是未来的方向,但现在就是搞不下去,关键问题就是要突破各大集团的既得利益。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下称“《通知》”的发布再次向民间资本投资核电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通知》中提出的“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核电”等目标对核电行业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若要将我国核电做大做强也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核电体制。
“核电专业化发展”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大势所趋,并将撬动核电行业接下来的体制改革,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核电产业的专业化还牢牢地局限在各家核电企业之内,专业化的发展目前还没能改变核电行业原来分隔的局面。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已经下决心改革现有的核电体制,但不论选择怎样的改革道路,现有的利益格局必然被打破。
降不下来的成本
《中国能源报》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近期我国多个核电在建项目进行了概算调整,这意味着核电项目的投资成本将有所上调。“调得多的能达到几十亿。”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各核电企业相继成立专业化的核电工程公司,逐步实现了核电建设的批量化与标准化,核电建设成本理应降低,但现实情况却是核电建设成本不降反升。
“概算调整并不是普遍现象,主要还是因为一些设备上的原因。”一位核电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这在核电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核电建设成本当前并没有因批量建设而降低却仍是事实。“如果去追问这件事,工程公司可以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总之,价格就是下不来。”上述业内人士称。
造成这一局面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核电定价机制决定了核电企业没有内生动力降低核电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则在于我国核电专业化发展仍然延续着原有的利益格局。
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曾在《科研开发降低核电成本》一文中指出了核电定价机制导致核电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他指出,过去国家规定军工产品是“实际成本加5%的利润”。对于核电建设来说,成本越高则利润越高,这也是国产核电机组成本偏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核电企业不但没有动力降低成本,反而会希望核电成本更高,以提高企业利润。
一位曾在核电站工作的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讲述他的一次经历,他在审阅核电站某部门工作时,发现该部门提出了一个方案,即在核燃料未充分燃烧完的情况进行换料,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发电成本。“我当时就指出这样的做法不对,这是坑国家啊。”该专家说。
“若我国核电投资水平能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对国家来说,不是只节约几十亿,而是可节约上万亿元资金的问题,对国民经济影响实在太大了。”黄毅诚在文中称。
企业的专业化
核电建设成本居高不下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我国核电专业化发展目前仍然局限在企业内部,核电专业化力量尚未实现充分的市场化发展。
我国目前核电专业化工程公司(下称“工程公司”)目前有4家,即中核集团下属的中核工程公司、中广核集团下属的中广核工程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属的国核工程公司以及中核建集团与清华大学合资的中核能源科技公司。此外,中电投集团虽然没有成立专门的核电工程公司,但其下属的中电投工程公司也在培养力量,向这一方向发展。
整个市场看似竞争激烈,实则壁垒分明。“互相割据,连国家组织统一的技术攻关都组织不起来。”一位退休的核电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各家工程公司都是其所属核电企业的独资公司,所服务的对象只有总公司一家。中核集团的项目不会给中广核工程公司做,中广核集团的项目也不会交给中核工程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这样的专业化根本没有推向市场。”
这对于寄望投资核电的人来说不会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有资格控股核电项目的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中电投集团,项目一旦确定下来,计划投资就只能由拿到项目的集团的工程公司来确定。“完全是一口价,没有任何余地。”上述人士说,“本来5000万能完成的,他开价就是8000万。你只能接受,否则就别参与核电。对于他的主公司来说,开价多高都能接受,因为那等于从一个兜里放到另一个兜里。”
正因为如此,五大发电集团对现有的核电体制意见颇多,其中以原大唐集团集团总经理翟若愚观点最为鲜明。他曾对媒体表示,核电行业这种封闭的管理运行体制不仅造成实际上的垄断,导致技术进步缓慢、造价居高不下;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影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此外,他多次指出,国家应对特大型发电集团放开核电控股投资权。
“想搞核电,可以参股,没有必要一定得控股。”一位核电从业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对于五大发电集团来说,是否控股涉及到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和企业在能源行业的形象。类似的争论在目前必然以发电集团的妥协告终,接受这一切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出路在于市场化
“核电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没错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这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体上,核电的成本还是会下来的。”
事实上,无论是从核电企业还是行业管理部门来看,专业化发展受到了充分的认可。过去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作法不能满足我国对核电规模化建设的需要。问题在于当前的核电专业化未能发展到核电的市场化,因此需要探索的是通过专业化实现市场化的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改革核电的定价机制,尽快建立独立于现存格局的核电专业化队伍。
“大家都不愿意谈降低核电投资的问题。”一位退休的电力设计院专家说,“我们一提要降成本,核电企业的人就说高成本是核安全的需要。但成本与安全性之间并不是这样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外部压力无法控制核电成本的情况下,改革核电定价体制,为核电企业制造内在动力以降低成本才显得更加关键。而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对整个电价的定价机制进行改革,再加上由于核电存在着核安全的特殊性,改革核电定价机制需要决策层具有极大的决心与智慧方能推动。“如果不能尽快改革,随着核电站越建越多、投资者结构越来越复杂,日后的改革将更加困难。”一位专家说。
另一方面,既得利益者与倡导改革者对专业化认识的重要分歧之处就在于:核电的专业化到底是现有核电企业内部的专业化,还是独立于现有核电企业的专业化。
“市场化意味着投资者在核电市场上可以自由选择,”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迎苏说,“核电的专业化则为市场化提供了条件,但目前的核电专业化尚没能为投资者提供选择。”
王迎苏表示,核电专业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专业化建设与专业化管理。其中,专业化建设包括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专业化管理包括工程管理与运营管理。
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曾文星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核电行业目前需要建立独立的专业化核蒸汽反应系统供应商、专业化工程公司及专业化运营公司。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独立力量,核电多元化投资的局面才能得以建立。
另外,也有专家指出,过多的工程公司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最终实现国家级工程公司的目标,现阶段应以已有的核电工程公司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培育国家级的工程公司。
“虽然各集团都有自己的工程公司,但现在我国的核电工程力量并不多,项目都干不过来。”一位专家说,“问题是现在没有组织好。”
综合这几方面的意见来看,核电体制改革应该着眼于培育真正的市场化力量,打破目前各核电集团“大而全”的格局,剔除核电行业中遗留下来的军工行业因素,将核电建设管理资源社会化,为实现多元化投资核电创造条件。
市场化过程要多久
对于我国近年来核电专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各方面还是充分认可的。王迎苏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实现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专业化的力量迟早要从核电集团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核电市场化的发展。
一位专家称,核电企业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领域分别成立了专业化公司,从而为后续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表现出的一些弊端,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克服。
曾文星则对记者表示,如果靠当前我国核电行业自发地向市场化发展,时间将会非常漫长,需要国家层面采取改革措施,尽快实现市场化。他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指出,东方电气集团曾与某核电设计院探索股份制合作,把东方电气的核电业务独立出来,由该设计院参股,建立独立的核电设备供应商,但遭到了设计院所属核电集团的反对。“核蒸汽反应系统的设计能力是核电企业最核心的能力,垄断这个能力就垄断了市场。”曾文星说,“尽管大家都清楚合作是未来的方向,但现在就是搞不下去,关键问题就是要突破各大集团的既得利益。”
“一定要成立相应的公用平台,让大家都可以利用。”曾文星说,“公用平台也不能只有一家,要形成竞争的格局,使得行业具有内在的创新要求。总之,核电产业不改革,就无法做强做大。”
“我们的心态现在比较平和。”王迎苏说,“不管是核电的市场化,还是我们自身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核电体制最终也会像电力体制一样,随着改革的深入而进一步市场化,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目前,核电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业界的共识,每家参与单位都认为应该改革,但怎么改革却各有各的想法。因此,曾文星也表示,对于当前我国核电行业的现状,国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在最近一段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对核电行业进行了密集调研,并将于近期形成报告,从而可能开启新一轮核电体制改革。
建设仍在继续,发展尤为迫切,体制显现弊端,改革需要决心。接下来我国核电将走向何方,所有参与核电的人都将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