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虽仍保持了逆势上扬的态势,但增速趋缓,明显不如往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何南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内需求下降
“虽然食品和包装机械在大机械行业中经济运行情况稍好,但工业增加值明显不如往年。”何南至分析说。2009年1~8月,机械行业全行业利润增速为 6.83%,而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利润增速为18.42%,仅次于重型矿山机械(增速21.66%),略高于汽车行业(增速17.73%)。2009年 1~11月,包装机械出口下降较多,同比下降28.71%。由于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出口比重较小,出口下降对行业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对食品和包装机械的需求总体下降较多。
2009年前11个月,包装机械行业的增速都在10%以下,新产品产值和出口都出现负增长,尤其是2009年的新产品产值表现不是很好,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11月份每个月都在下降,前11个月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新产品开发速度正在减缓,或者说已开发的新产品不适销对路。即使少数2009年做得不错的企业对新产品开发也不够重视,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行业发展总不能仅仅依靠老产品销量的增加,没有新产品做技术支撑,技术进步从何体现?希望引起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何南至秘书长不无忧虑地说。
存在差距不容忽视
何南至指出,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包装机械包装技术的前景十分乐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力度,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批食品生产企业先后投入资金进行包装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食品与药品行业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但我们的食品包装机械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还明显处于弱势。我国包装机械行业30%左右的企业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状况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人力等重要资源,还造成了包装机械市场的无序混乱,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我国中小食品企业包装机械的升级换代和包装技术的创新。
我国的食品包装机械多以单机为主,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低,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应用的少,满足不了我国当前食品企业发展的要求。一些食品企业为了技术改造,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从国外引进一些技术先进的、生产效率高、包装精度高的成套食品包装生产线,导致很大一部分国内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所占领。
对比国产食品包装机械与外资品牌间存在的主要差距,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产品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低,国产的气动件和电器元件质量差。比如河南星火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就在参照国外先进包装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产品,星火牌系列的灌装机上的气动部分均采用德国FESTO和台湾AirTac的气动元件。
二是控制技术应用得少。比如远距离遥控技术、步进电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当今世界,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的包装机械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美国成型、充填、封口三种机械设备的技术更新很快。如美国液体灌装设备公司EJF生产的液体灌装机,一台设备可以实现重力灌装、压力灌装以及正压移动泵式灌装。就是说,任何黏度的液体,只要通过微机控制来改变灌装方式就可以实现。
近几年来,这种技术在国内出现了,比如江苏群杰包装机械厂、广州澳特包装机公司等等。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把核能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和系统工程融入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中。新的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也得到了推广应用,食品包装机械的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包装机械行业面对市场的需求和如何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食品包装机械,及如何加大自主创新步伐,力争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是摆在我国食品包装机械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
市场发展前景仍看好
目前,全球的包装机械需求每年以5.3%的速度增长。美国拥有最大的包装设备生产商,其次是日本,其他主要生产商还有德国、意大利和中国。但目前包装机械设备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国内包装机械厂家中能进行专业研究开发的厂家很少,这也是我国的不足之处。但在国内包装机械厂家不断努力下国内的包装机械在计量、制造、技术性能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特别是啤酒、饮料灌装设备高速、成套、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还有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使自动化包装机设备的需求激增。
随着市场的变化,国内包装机械也在不断成长中,国内包装机械厂商向开发快速、成本较低的包装设备方向发展,且已经具备包装机械设备生产的公司对未来产品更新或增加包装机械生产线的比例将上升,特别是食品、饮料及制药业的需求最为殷切。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