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再制造领域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在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再制造专题会议上提出,我国的装备运行损失十分惊人,再制造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役龄10年以上的机床超过200万台,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再制造的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再制造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经被公认为是节约能源与原材料的绿色生产方式。如何让该技术在我国的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在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变废为宝 节能减排
“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来说,再制造越来越重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瑞刚对记者说,“废弃设备已成为社会问题,这个企业丢弃一台机床,那个企业丢弃一台机器,成为社会垃圾。钢铁、塑料、有色金属、玻璃各种材料都有,回收都成为问题。同时,制造新机器又要使用大量的新钢铁,会再次消耗更多的材料、能源。”
再制造一般是指把到达使用寿命的产品通过修复和技术改造使其达到甚至超过原型产品性能的加工过程,再制造的对象既可以是设备、系统、设施,也可以是其零部件。“再制造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我们不等这个设备报废,就有计划、有目的地送到指定的再制造中心,不让其成为垃圾。”王瑞刚介绍说,“尤其在机械制造领域,考虑到各个部件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有意识地把有些不同种类、不同金属构成的零部件用特殊方法进行安装,以至于某个零部件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非常简单方便地更换,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手续……。再制造对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再制造活动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建言,发展再制造产业,修废利旧,变废为宝,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汽车变速器而言,法士特目前有200万台的保有量。按照10%的更新速度,每年有20万台报废。一台变速器从原材料到生产制造需要800公斤钢材,每年如果能有2万台通过修复再利用,就能节省1.6万吨钢材。”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大开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
助涨企业利润
“机床绿色再制造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的主要参与者重庆大学曹华军博士向记者介绍:“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应用‘机床绿色再制造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已为陕西法士特、重庆秋田齿轮等企业完成了800多台废旧机床的再制造,新增工业总产值6000多万元,为企业节省新购同类机床费用近1.5亿元,使企业装备能力明显提升。依托该成果的研发与应用,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也被列为首批国家工信部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
2009年底,工业与信息化部继2008年推出14个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后,又公布了包括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35家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为第一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范围涉及工程机械、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等行业。
据了解,再制造在美国已是拥有60余年历史的企业业务,工程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就成功地找到了再制造技术与其独有商业模式之间的契合点。
技术成熟的欧美国家,一台再制造的汽车发动机成本仅相当于新产品的1/3左右。由于经济效益明显,几乎每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通用在内,都将再制造技术纳入其售后服务系统中。
亟待突破发展瓶颈
将再制造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多重因素的支撑,我国再制造业务迟迟没有在企业中大面积推广,有历史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王瑞刚认为,国内的企业不同于国外的企业,研究能力弱一些,而大学和研究所搞的研究距离工厂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马上用于实践,因此造成了产学研脱节,这是历史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再制造需要资金的投入单靠企业很难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出台一定的政策进行引导、扶持。参加全国两会的再制造试点企业代表也公认,再制造业在国内刚刚起步,其发展还需要加强专利技术研发能力和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也呼吁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另外,制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消费观念和产品质量问题也亟待解决。
据悉,国外再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均通过了严格的ISO和QS9000认证,再制造产品在推广中受到规范的市场管制。 “再制造产品不是简单粗糙的二手品。”李大开表示,再制造要实现产业化还要制定一系列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比如再制造产品技术标准、废旧产品检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和再制造管理标准等。
就在记者落笔之时,报端又传来一条振奋再制造产业信心的消息:据报道,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称,国家发改委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国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我们正在起草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计划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以推动全国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机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