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零部件业摆脱抄袭赢得发展


时间:2010-08-27





随着汽车业在中国的发展,零部件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怎么都摆脱不了的就是抄袭,甚至中国零部件企业到国外去参观都遭到同行业的频频拒绝,抄袭一词在零部件中不断隐现,特别是在关键零部件中更是盛行,这不断影响着零部件业和整车业的发展。然而如何避免抄袭呢?

自主品牌零部件不断创新

虽然近几年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也有不错的发展,但是国内部分企业的技术大多是拷贝来的,拿国外的产品来分解,然后仿制,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汽车业内专家认为,只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生产中不断研究改进技术,由此而创新出来的成果才是我们自己的研发成果。

高端零配件稳定性更高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外的汽车

零部件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破产,他们愿意合资甚至被控股并购,但这两年国内零部件企业“走出去”并购的案例很少,也因此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伴随着国外厂商和国内合作的增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德尔福、伟世通、电装、博世等国际零部件供应商纷纷进入。这些世界巨头首先占据了高端零配件市场,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高达90%以上。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迫切需要我们的警惕和深思,即高端零配件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我们的差距也更大,而弥补这一差距的要求也将更高。”

抓住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某专业汽车零部件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滤清器、水泵、散热器、飞轮、连杆、喇叭等10多项汽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是,生产上述产品的企业非常多,竞争也异常激烈。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雨刮系统、密封件等多个以前为外资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域近5年来发展迅猛,已占据一席之地,并有望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发展机会,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值得深思的重点。

当然部分企业不可能完全摆脱抄袭问题,但是如果不摆脱,我们的关键零部件总是被外资控制,总是摆脱不了抄袭这顶“绿帽子”,那么试问,中国零部件谁主沉浮,是外资还是我们?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